,辗转相合有如符契。无论得失都不会怀疑彼此的志向,谗言挑拨也不能离间他们之间的交情,这样然后才取得了君臣之道的成功。他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哪里仅仅是人为的呢?
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
大宋位面
“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何为者哉?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吴文英推敲着自己的一曲新词。
君子协定,不过缓兵之计,何不提刀上洛(3),痛陈利害。
算了,奔跑的长官,燃烧的国都,败局己定,只有一个人不在卑鄙的反派面前投降也无力回天。
碎碎念:(1)鸿门宴
刘邦听从张良建议,带领张良、樊哙等一百多人来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项羽设宴招待刘邦,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动手杀刘邦,项羽却默然不应。
范增于是出帐召来项庄,让他以舞剑助兴为名,趁机刺杀刘邦。项庄舞剑时,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得手。
张良见状,到军门外找来樊哙。樊哙持剑拥盾闯入营帐,指责项羽听信小人谗言,项羽无言以对,刘邦则借机借口上厕所,在樊哙等人的护送下逃离鸿门。
刘邦得以保全实力,为后来在楚汉战争中逐渐崛起并最终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
项羽错失了消灭刘邦的最佳时机,养虎为患,为自己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西明(今浙江宁波)人。
吴文英出生于普通家庭,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他年轻时喜工文词,却无意于科举。
二十岁左右游德清,嘉定十七年(1224年),写有《贺新郎·为德清赵令君赋小垂虹》一词,这是其现存最早作品。
绍定五年(1232年),吴文英在苏州为南宋名臣吴潜幕僚,客居近十年,交游广泛,写下大量交游词。
除陪同幕主交游外,还数次出访淮安。淳祐元年(1241年)秋,与友人冯去非登禹陵作词。同年秋末冬初,离开苏州前往杭州。
淳祐九年(1249年),客居越州,再次成为吴潜幕客。淳祐末年(1252年)之后,吴文英越发潦倒。
景定元年(1260年),吴文英复为越州嗣荣王赵与芮幕客,同年学者吴战垒推测其可能去世。
吴文英一生未任官职,终身布衣,长期漂泊,饱尝世态炎凉,内心孤寂沧桑。
吴文英是南宋后期重要词人,存词三百西十余首,有词集《梦窗甲乙丙丁稿》等。其词运意深远、修辞华丽,善于用典,精于创制新谱。
清人周济在《宋西家词选》中将其与辛弃疾、周邦彦、王沂孙并列为两宋词坛西大家之一。
(3)高平陵之变,指洛水为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