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生吃了几本综述啊,这么熟练!
大隋位面
杨广看着统一国家能够进行统一的资源调配,心动了。
“修大运河,为天下万年计!”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仅仅一朝,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值得吗?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大运河的开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大运河对后世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的巨大作用。
东南西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如果统治者能够真正用这条河为百姓牟利而不是满足一己私欲,那么千秋万代,将永赞其功。
碎碎念:
(1)宗泽自幼豪爽有大志,元祐六年(1091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因在殿试中首言时弊,被主考官评为“异论”,置于末甲。但他并未因此气馁,先后任馆陶县尉、龙游县令等职,在地方上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
靖康元年(1126年),宗泽被任命为磁州知州。当时磁州城缺兵少粮,他到任后,积极修缮城墙,招募士兵,组织义兵,抗击金兵。在他的带领下,磁州军民多次击败金兵的进攻,声威大震。
金兵攻破开封后,北宋灭亡。宗泽力主抗金,反对南迁,被任命为东京留守。在留守任上,他积极整顿京城秩序,招募各路义军,加强城防建设,多次击败金兵的进犯,使开封城成为抗金的重要堡垒。他还联络北方的抗金义军,如王彦的八字军等,形成了强大的抗金力量。
宗泽一心想收复失地,多次上书宋高宗赵构,请求还都开封,出兵北伐,但都被赵构拒绝。他忧愤成疾,背上生疽。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在弥留之际,仍连呼“渡河!渡河!渡河!”,最终怀着未能实现收复中原的遗憾病逝,享年七十岁。
(2)“七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汉初,刘邦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王,随着诸侯国势力不断壮大,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藩,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七个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举兵叛乱。叛军初期进展顺利,但汉景帝在袁盎的建议下,腰斩晁错,希望能平息叛乱。然而,七王并不罢兵,继续进兵。
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将领率军平叛。周亚夫采取避其锋芒、断其粮道的策略,历经三个月,成功击败叛军,七王皆死或自杀,叛乱被平定。
“七王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汉武帝推行进一步的削藩政策奠定了基础,也为西汉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