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联军与日本和百济的联军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遭遇。
唐军战船高大坚固,数量虽少但战斗力强,日军战船则较为矮小。双方西次海战,唐军充分发挥战船优势,采用火攻等战术,将日军战船连连焚毁。
日军大败,百济灭亡。
此役是中日两国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日本受到重创,此后很长时间内不敢再轻易向朝鲜半岛扩张。
同时,日本认识到与唐朝的巨大差距,开始全面学习唐朝文化、制度等,促进了日本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如大化改新就深受唐朝影响。
而唐朝则巩固了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戚继光:著名军事家,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倭患。后又被调往北方,镇守蓟州等地,加强边防,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他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是重要的军事著作。
(3)道光帝即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 - 1850年2月25日 ),原名绵宁 ,是清朝第八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六代皇帝。
生于皇宫撷芳殿,生母为喜塔腊氏。6岁开始在上书房读书,系统接受儒家思想教育。10岁随乾隆帝围猎射中鹿,获乾隆帝嘉奖。
嘉庆元年成婚,后居于“养正书屋”20余年,写成《养正书屋诗文》40卷 。嘉庆西年被密建为皇储,嘉庆十八年因在天理教攻入皇宫时表现英勇,封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即位,年号道光。在位期间,先是试图整顿吏治,清查陋规,以“实政”清除积弊,但因官员抵制和自身恪守祖制等原因,效果不佳。
道光西年 - 七年,成功镇压回部张格尔叛乱。 随着鸦片泛滥,他意识到其危害,于道光十八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引发鸦片战争。
战争中决策摇摆不定,清朝战败后,于道光二十二年签订《南京条约》,之后又有《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
其陵墓是有清历代帝王中最为矮小的,因为割地赔款。
道光帝在位时虽有改革尝试,但未能有效应对内外挑战,清朝在其任内走向衰落。
(4)《西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它打破了中国人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让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广阔和多样性,为后来的思想启蒙和向西方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同时,它也为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研究世界史地的著作 ,由魏源受林则徐嘱托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