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曦,靖远城校场之上战鼓轰鸣,铁甲铿锵。?w_a~n,b!e?n`g_o^.?c/o~m*
镇北军全员集结,旌旗猎猎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萧牧立于点将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列阵而立的三千将士。
他们虽仍是旧日边卒,但经过连番胜利与整编,已初显锋芒。
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匈奴主力压境,仅靠士气和局部战术远远不够。
“镇北军练兵计划,即刻推行!”他沉声下令,声音穿透清晨薄雾,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
卫青站出一步,抱拳拱手:“王爷英明!练兵之道,首重根基。体能、阵法、夜战三者并进,方能在真正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霍去病则早已按捺不住,眼中闪烁着战意:“骑兵为军中利刃,我将以西汉铁骑之法训练轻骑,引入‘疾风箭术’与‘马上连击法’,务必让敌军未战先寒。”
一众将领纷纷应诺,镇北军自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备战状态。
每日寅时初刻(约五点),天色未明,战鼓便已在校场响起。
士兵们在冷风中奔跑、负重攀爬、挥刀劈木,汗水顺着额头滴落,在晨曦下泛起晶莹光泽。
午后,卫青亲自操练阵法。
他布下的“鹰扬阵”以攻守兼备著称,既可快速推进,又能灵活变阵,尤其适合边疆地形复杂之地。
镇北军分营演练,逐步掌握调度节奏与协同作战技巧。
到了夜晚,霍去病则带领精锐骑兵进行夜战模拟。¢e~8¢z`w?.¢n.e~t^
他手持火把,纵马奔驰于山林之间,要求士兵在无月之夜也能辨敌、制敌。
随着一次次实战推演,士兵们的胆识与反应能力迅速提升。
而在这紧锣密鼓的训练背后,后勤保障也未曾松懈。
李秀娘受命联络商盟,奔赴各大集市筹措资金与物资。
她凭借过人的口才与信誉,不仅说服了靖远本地富商资助军需,还成功引入几位来自大乾腹地的巨贾投资。
“只要能让镇北军强盛起来,我们愿意捐银万两。”一位年长的商人郑重其事地说道。
陈四海则组织工匠团队,着手仿制并改良一批新式武器装备。
从李秀娘带回的图纸中,他们打造出了更轻便却更具防御力的铁甲,以及射程更远的强弓。
更有甚者,一位老匠人竟复原出了投石车的简易模型,并加以改进,使其更适合山地部署。
短短月余,镇北军面貌焕然一新:士卒体魄强健、纪律严明;兵器犀利、器械齐全;骑兵迅捷如风,步兵结阵有序。
为了进一步扩充兵力,萧牧宣布设立“镇北武试”,凡年满十六岁的男子皆可报名参选,无论出身,唯才是举。
消息传出,四方震动。
许多流民子弟、乡间壮勇纷纷前来应征,更有不少被匈奴侵扰的百姓子弟抱着保家卫国的决心而来。
李秀娘负责登记与筛选,她细心询问每一个人的背景与志向,确保招入者皆为可用之才。^y¢e`x,i?a′k-e·.?c!o^m¨
而最终选拔出来的三百名精壮青年,则被组成了“飞鹰营”,作为镇北军中的尖刀部队,直接受霍去病指挥。
“飞鹰营,乃我镇北军之锋,若有敌人来犯,必是你们率先出击。”霍去病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凌厉,“谁愿随我冲锋陷阵?”
“愿随将军赴死!”三百汉子齐声怒吼,声震天地。
这一刻,不仅是力量的汇聚,更是信念的凝聚。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萧牧并未忘记系统的存在。
【信仰值+300,当前总信仰值:4100】
系统提示再次响起:
【是否升级星将阁至白银级别?
此将解锁“将星殿”功能,可召唤专属武将强化体系。】
萧牧略一思索,随即点头。
【确认升级】
一阵金光闪过,星将阁虚影在空中显现,阁门大开,一道新的通道缓缓浮现。
夜幕降临,星光洒落在校场之上,风吹过营地,旗帜飘扬,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前的宁静。
而在远方,匈奴大军已然蠢蠢欲动……
晨雾未散,北风卷起尘沙。
霍去病一马当先,率领“飞鹰营”百骑沿边境巡查,寒铁披风猎猎作响,战马蹄声如雷,惊起林中群鸟。
这已是他带队巡边的第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