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靖远城,夜。*天~禧?小¢说/网` ,首¢发*
风雪呼啸,天地苍茫。
城中心广场之上,七盏明灯突兀亮起,灯火摇曳,排列成北斗七星之形,映照着一座古老石砌的祭坛。
一道幽蓝色星光自天而降,穿透云层,投射在祭坛之上。
萧牧站在不远处,神色肃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座祭坛。
他心中隐隐激动——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召唤诸葛亮!
随着星光愈发炽烈,一道修长的身影缓缓浮现于祭坛中央。
一袭青衫纶巾随风轻扬,手持羽扇,面容清瘦却目光如炬。
他缓步走出星光之中,声音清冷淡然:“亮,奉命而来。”
“诸葛先生!”萧牧快步上前,躬身行礼,“本王久仰先生大名,今得相见,实乃三生有幸!”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四周,随即看向萧牧:“殿下深夜召亮,不知所为何事?”
“匈奴三十万铁骑压境,边疆危矣。”萧牧沉声道,“本王虽已召卫青、韩信、桑弘羊诸贤,然战局复杂,内忧外患并存,亟需一位能统筹全局之人。”
诸葛亮闻言,轻轻摇动羽扇,若欲破敌,先当明其势。”
就在此时,韩信与桑弘羊闻讯赶来。
四人齐聚一堂,于定北王府中展开首次战略会议。,狐′恋,文,学¨ \追^最¢新′章?节·
韩信率先开口,语气凌厉:“左贤王前锋部队虽被击溃,但不过是试探之举。真正的主力必将在冬季之前南下,届时兵锋所指,直取靖远。”
诸葛亮点头:“此言极是。匈奴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善于突袭。我军若无纵深防御,恐难抵挡。”
桑弘羊皱眉道:“目前粮草紧张,商盟刚建,无法支撑大规模战争。”
“粮食问题,不可单靠商盟。”诸葛亮语气平静,却透出坚定,“臣以为,应立即推行‘军屯制’,将边疆荒地划归士兵及其家属耕种,一则可稳定兵源,二则实现自给自足,长期可持续发展。”
萧牧眼前一亮:“军屯……确实可行。既能增强军队归属感,又可节省朝廷粮饷,一举两得。”
韩信略一沉吟,道:“若如此,靖远便可逐步形成‘兵农合一’之势。未来战线稳固之后,还可向外扩张。”
众人皆觉此策高明,当即决定由桑弘羊负责组织开荒屯田事宜,卫青则整训新兵,提升战力。
而诸葛亮,则被萧牧亲自委以“总军师”之职,统揽全局军事调度。
会议结束已是子时,风雪渐歇,天边一轮冷月高悬。
萧牧独自立于城头,遥望北方。
他心中明白,这一夜之后,靖远的局势将彻底改变。
“系统,继续监测信仰值变化。,x`x!k~a!n_s`h?u^w?u\.-c*o`m+”他在心中默念。
【当前军民信仰值:3200】
系统淡淡回应:【星将阁等级:青铜(上限5000),是否升级?
否】
萧牧没有选择升级,而是静静思考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忽然,诸葛亮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殿下,臣有一计,或可应对左贤王再度来犯。”
萧牧转身:“请先生直言。”
诸葛亮轻轻摇扇:“左贤王若卷土重来,必然吸取前次失败教训。我们不能被动守城,必须设伏于前,诱敌深入。第一步,建立烽火预警体系;第二步,在关键路径布设陷阱林……”
他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斥候飞奔入城,满身尘土,神情惊慌:“报!西北方向发现大量骑兵踪迹,疑为匈奴游骑!”
众人神色骤变。
诸葛亮却依旧镇定,轻轻一笑:“看来,时机比预想中更快到来。”
萧牧目光深沉,握紧拳头:“传令各部,备战!”
风雪再起,寒意彻骨。
靖远城上空,仿佛有风暴酝酿。
而在这场风暴来临之前,新的谋略布局,才刚刚开始。
风雪未息,靖远城外的寒意愈发刺骨。
萧牧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黑压压的天际线,心中如战鼓擂动。
匈奴左贤王残部虽已溃败,但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斥候带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敌军骑兵正在西北集结,极有可能再次南下!
“传我命令!”萧牧声音冷冽而坚定,“召集卫青、韩信、诸葛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