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靖远城的空气仍带着昨夜大战后的血腥与冷冽。!l~a\n^l^a*n`x^s...c!o+m~
萧牧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天际泛起的第一缕曙光。
脚下,是刚刚浴血重生的定北军,是终于重拾信仰的百姓。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从军民心中升腾而起的力量——那是信仰值汇聚成的真实力量。
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回响:
【是否召唤第二位星将?】
萧牧毫不犹豫地回答:“召。”
刹那间,一道金色光芒自天而降,落在城中一座早已荒废的府邸之上。
尘土飞扬,瓦砾翻飞!
城中百姓惊呼四起,纷纷驻足观望。
只见金光之中,一位身着宽袖长袍、神情肃穆的中年男子缓步而出。
他目光如炬,气度沉稳,仿佛天生便自带一股威仪。
“臣桑弘羊,拜见殿下。”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却温润,“愿为殿下理国兴邦,以商安边。”
萧牧心头一震,
他当然知道桑弘羊是谁!
西汉时期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出身商人世家,少年时便展现出了极强的财政管理能力。
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大司农,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一举解决了国家财政危机,是真正的“治世之能臣”。
“起来吧。”萧牧快步走下城楼,亲自上前扶起桑弘羊,语气诚恳,“靖远初立,百废待兴。本王正需你这等良臣辅佐。*9-5+x\i\a`o,s-h-u\o·.¢c-o\m~”
桑弘羊站起身来,微微一笑:“臣已感知城中粮仓告急,民心浮动。若不速解此困,恐怕未等敌军来犯,内部已然先乱。”
这话正中要害!
就在他们说话之际,一名亲兵匆匆跑来禀报:“殿下!粮仓告急,城中粮价暴涨三倍,已有百姓哄抢米铺,卫将军请命镇压。”
萧牧眉头一皱,看向身旁的桑弘羊:“你怎么看?”
“若用刀剑压人,只能压一时之乱,难保长久。不如以市制乱,让敌人自己打自己的脸。”桑弘羊目光一冷,“只需一招,便可安定人心。”
萧牧点头:“说吧,我听你的。”
夜色降临,靖远城的街道上依旧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卫青披甲执剑,站在王府门前,神色凝重。
“殿下,再不出手镇压,恐怕要出大事。”他低声劝道,“这些人都是受人煽动,背后必有朝中权臣的影子。”
“我知道。”萧牧淡淡道,“但我们不能靠杀来解决问题。”
这时,桑弘羊已经带领几名亲信进入一间废弃的商会大厅,连夜召集本地残存的商贾。
“诸位。”他站在堂前,朗声道,“定北王府即日起设立‘平准坊’,开设低价米铺,由官银支持,每石米只收一贯钱。凡能在七日内运粮入城者,皆可得十倍利。”
众商贾闻言,先是震惊,继而眼中爆出精光!
一贯钱买一石米,再以十贯卖出……这简直是暴利!
“真有此事?”一名老商谨慎开口。+天¨禧!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千真万确。”桑弘羊缓缓展开手中一份盖着王府印章的文书,“若有疑虑,可随时到粮仓查验。另外,凡运粮入城者,均可凭货单兑换银票,朝廷背书,绝不反悔。”
众人顿时沸腾!
消息迅速传开,原本惶恐不安的百姓得知王府开设低价米铺后,骚动渐渐平息。
而那些原本打算趁机抬价牟利的奸商,则陷入两难——要么继续高价卖粮,被百姓唾弃;要么加入“平准坊”,赚取暴利。
短短一夜之间,周边数十里流民、小贩、行脚商人纷纷携粮涌入靖远城,只为换取那一张张写着“十倍利”的货单。
靖远城外,一支由流寇伪装成商队的人马悄悄停下脚步。
“大哥,不对劲啊。”一人低声说道,“咱们本来想趁着断粮把价格炒上去,结果定北王府竟然主动降价,还高价收粮……”
另一人冷笑:“哪有这么好心的事?我看是那小子撑不住了,想用点小恩小惠稳住局势。”
“可……会不会是另有图谋?”
“哼,管他图什么谋,只要我们放出一个谣言,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夜色深沉,靖远王府内,灯火通明。
桑弘羊正在书房中整理账册,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