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许褚赤膊立于船头,用盾牌挡住射来的箭矢,张辽则指挥水手拼命划桨。两人护着曹操,像冲出重围的困兽,往乌林方向逃去。
江面上的厮杀持续到天明。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曹军的连环战船已烧得只剩残骸,十万大军折损过半,粮草辎重付之一炬。东吴的士兵们在甲板上欢呼,有人捞起曹军丢弃的头盔当酒器,有人将缴获的曹操佩剑高高举起。
周瑜登上一艘未被烧毁的曹舰,见舱里还摆着曹操的酒具,拿起一只青铜爵倒满酒,对着南岸的夏口方向遥遥一敬:“孔明先生,这杯酒,敬你借来的东南风。”
鲁肃在旁清点战果,笑道:“都督,此战咱们缴获战马三千匹,粮草万石,还俘虏了曹操的侍郎王粲。”
“王粲?”周瑜将酒一饮而尽,“带上来。”
王粲跪在甲板上,瑟瑟发抖。周瑜盯着他:“你是个读书人,该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曹操已败,你若肯降,我保你在江东做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粲连忙磕头:“愿降!愿降!”
正说着,甘宁浑身是血地从一艘快船上跳下来:“都督,黄公覆他……”
周瑜心里一沉。
“公覆被箭射中后,抱着曹兵一起跳进火海了。”甘宁的声音哽咽,“我们只捞到这个。”他递上一块烧焦的战袍碎片,上面还沾着血迹。
周瑜捏着碎片,忽然想起三日前黄盖在帅帐里说的话:“为了江东,死亦无妨。”他别过脸,望着江心的灰烬,眼眶竟有些发热。
此时的夏口,刘备正站在码头眺望。诸葛亮陪着他,羽扇轻摇:“主公你看,北岸火光冲天,周都督得手了。”
“孔明,”刘备望着江面上漂来的灰烬,“咱们是不是该出兵接应?”
“不必。”诸葛亮指着西北方,“曹操败逃,定会走华容道。云长已在那里等候,咱们只需静候佳音。”
果然,不到半日,探马来报:“曹操率残兵往华容道逃去,被关将军拦住。”
刘备急道:“云长会不会杀了曹操?”
“不会。”诸葛亮微微一笑,“云长重义气,曹操曾善待他,定会放他一马。”
正如诸葛亮所料,关羽在华容道截住曹操,最终还是念及旧情,放了他一条生路。当曹操带着残兵逃回许昌时,赤壁的火还没完全熄灭。
东吴水寨里,庆功宴正酣。周瑜却无心饮酒,他对蒋钦道:“带五百轻骑,去南屏山捉拿诸葛亮。那妖人能借东南风,留着终是祸害。”
蒋钦领命而去,却在南屏山空无一人。只有祭风的高台上,还插着二十八宿旗,被风吹得噼啪作响。
“诸葛亮跑了?”周瑜得知消息,将酒杯狠狠摔在地上。
鲁肃劝道:“都督,诸葛亮虽走,却也没抢咱们的功劳。不如趁此时机,夺取荆州,以固江东。”
周瑜点头:“说得对。传令下去,明日兵发南郡!”
他哪里知道,诸葛亮早已料到他会取南郡,已派赵云悄悄占领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县。
赤壁的火渐渐熄灭,留下满江的灰烬和尸体。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曹操一统江南的梦想,也烧出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雏形。黄盖的火船、诸葛亮的东南风、周瑜的智谋、关羽的义气,都化作了长江上的传说,在渔樵的歌声里流传千古。
许多年后,江东的老人还会指着赤壁的江面,对孩子们说:“那年冬天,东南风刮了三天三夜,把曹操的船都烧光了。有个叫黄盖的老将军,带着火船冲进曹营,再也没回来……”
孩子们望着江面的落日,仿佛能看见当年的火光,听见那些敢死队员的呐喊,在江风里,年复一年,从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