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的办公室里,空气沉闷得像凝固的胶水。¢微*趣/小!税¨网_ ·冕+废+跃¨渎¢
他指尖在鼠标上停滞片刻,先点开了刘明辉发来的《归途》Demo。
前奏响起,刻意堆砌的弦乐昭示着其不菲的制作成本,钢琴音符精致却冰冷,标准的“天王级流水线”产物,宏大,却空洞得令人窒息。
旋律倒是流畅,较之上次被毙的《留不住》,《归途》的歌词意境确有提升,不再局限于狭隘的男女之情,试图探讨人生的聚散与回忆。
副歌部分,连续的高音层层递进,爆发力十足,技巧几乎拉满,闭上眼,王浩几乎能想象出薛凯在万人体育场引吭高歌的场面。
一曲播完,王浩面无表情地摘下耳机,食指在桌面上烦躁地轻点。
毫无疑问,《归途》是一首制作精良、具备很高商业价值的作品。
刘明辉确实下了苦功,也听取了薛凯团队的反馈,试图在“薛氏情歌”的基础上做出拔高和拓展。
但…这改变不了内核的陈腐。
《归途》虽然华丽璀璨,技巧圆熟,情感也足够“浓烈”——那种按照市场需求精准调配的浓烈。
像一件橱窗里标价昂贵的工艺品,闪耀着“我很高级,快来买我”的光芒,但唯独缺少了能触动人心的那份“真”。\w.a!n-b?e¨n..,i,n!f¢o^
王浩几乎能预见,这首歌若给薛凯唱,大约又是一首热播数月然后迅速被人遗忘的“金曲”。
市场或许会为此买单,但薛凯呢?那个在事业瓶颈期,迫切需要一首能真正代表“当下自己”的作品的薛凯,会被这种东西打动?
他吐出一口浊气,目光移向了另一个音频文件——《山丘》。
文件名下,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多余的描述,不像刘明辉,还特意标注了“《归途》Demo-刘明辉(呕心沥血之作,望王主管品鉴)”。
王浩的鼠标在《山丘》上悬停,足有十几秒。
公司内部对凌夜的破格提拔本就非议颇多。
薛天王这个项目,几乎是所有人都等着看凌夜笑话的舞台。
点开它,意味着什么?或许…罢了。
他带着几分认命,按下了播放键。
没有恢弘的前奏,没有华丽的编排。
一串质朴的木吉他扫弦声,粗粝得像是从积灰的旧录音机里放出,带着一种历经时光打磨的沉静,猝不及防地撞进王浩的耳膜。
紧接着,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那是一个略显沙哑、带着些许颗粒感的合成男声。·9¢5~k¢a\n′s^h-u^.\c!o`m′
“想说却还没说的 还很多
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
让人轻轻地唱着 淡淡地记着
就算终于忘了 也值了”
王浩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眼神专注。
“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侥幸汇成河
然后我俩各自一端
望着大河弯弯 终于敢放胆
嘻皮笑脸 面对 人生的难…”
平淡的歌词,没有一句华丽辞藻,却像无数微小的钩子,勾起他心底某些被刻意尘封的片段。
年轻时的豪情万丈,中年后的举步维艰,深夜里的辗转无眠…
当唱到副歌——
“越过山丘 虽然以白了头
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
还未如愿见着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丢
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换不回温柔”
王浩端着水杯的手指猛地一紧,杯中的水晃荡了一下,几滴溅在文件上,洇开一小片水渍。
他浑然未觉。某种难以言喻的酸楚毫无征兆地冲上来,首顶得他喉咙发紧。
他这个年纪,自认心肠早己比办公室的铁皮柜还硬,此刻却被这几句平实的歌词轻易击溃了所有防线。
“为何记不得 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
在什么时候…”
那沙哑的合成男声依旧不疾不徐地唱着,每个字都像一颗石子,在他早己波澜不惊的心湖上砸出层层叠叠的涟漪。
他彻底忘了评估,忘了窗外的车水马龙。
他仿佛也成了那个跋涉者,在人生的山丘间孤独前行,尝尽了无奈、遗憾、失落、求索,以及最终那一点点,与生活、与自己和解的释然。
简单的旋律,残酷而真实的歌词,勾勒出的,是赤裸裸的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