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25日
今年的贺岁档甚是热闹嘉禾、新艺城年度大卡司,都在2月5日这天开画。+d\u,a¢n`q.i-n-g\s·i_.~o?r!g·
新艺城的《最佳拍档2:大显神通》凭着前一部的口碑,在开画当天便轰下113万票房
嘉禾的《新蜀山剑侠》,作为香江第一部聘请《星际大战》特技小组制作的科幻武侠片。
并有着三千万巨制的噱头,在开画当天也不输《最佳拍档2》,拿下95万的票房。
但是到了第二天,这两部戏有了惊天反转。
“《新蜀山剑侠》的特效令人惊喜,但是剧情凌乱,不知所谓。”
——《天天日报》
“徐可有没可能是新艺城派到嘉禾的卧底?以往徐可在新艺城拍的戏,条理清晰且剧情通俗易懂,”
“怎么徐可帮嘉禾拍戏,就拍成云里雾里,艺术片都没《新蜀山剑侠》难懂。”
——《都市快报》
“1983年最大的惊喜《新蜀山侠客》,特效令人满意,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
“充满想象力的特技跟特效,改变了以往认为的传统功夫片“只会打来打去”的观念。”
“这部戏可以称为香江电影特效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之作。*兰,兰·闻·血! ?追,蕞,薪?蟑,洁_”
——《星岛日报》
毫无疑问《星岛日报》绝对是收了嘉禾的钱。
《新蜀山剑侠》开画第二天口碑崩塌,差评满天飞,本港报刊有七成是唱衰这部戏的。
剩下的三成收了嘉禾的广告费,虽然已经过度吹捧,但是依然挽回不了口碑。
《最佳拍档2》的口碑就比《新蜀山剑侠》好得多,可谓是好评如潮,但是依然有差评。
“新艺城江郎才尽,《最佳拍档2》毫无新意,只是在吃上一部的老本。”
——《华侨日报》
两部戏在放映20天后胜负已分,《最佳拍档2》在本港一举斩获2100万港币的票房,而且至今都没有落画。
《新蜀山剑侠》这部三千万巨制的大卡司,于今天落画,二十天只获得1587万港币的票房,可谓是惨淡收场。
虽然《最佳拍档2》的票房不俗,但是在票房上想超越第一部,基本上是不可能。
《最佳拍档2》也是时运不济,嘉禾推出《新蜀山剑侠》跟他打擂台,虽然嘉禾输的很彻底,但是新艺城也不好受,票房比第一部少了几百万。
下午六点
王子云准备离开公司,前往丽升戏院,今晚七点《富贵逼人》首映礼在丽升戏院举办。`l^u_o¢q`i\u.f_e?n¢g~.¢c^o¢m′
《富贵逼人》在2月13日,已经制作完成,嘉禾、新艺城没有档期,但是邵氏有空档期。
如果王子云愿意,随时可以在邵氏戏院放映。
但是王子云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放映,这个时候正是《最佳拍档2》跟《新蜀山剑侠》争斗最激烈的时候。
这个时候放映,岂不是做炮灰,《最佳拍档2》是2600万港币的续作,《新蜀山剑侠》号称3000万港币的巨制。
《富贵逼人》既不是续作,没有观影基础,也不是上千万的大卡司,如果不想扑街,就只能避开这个档期。
王子云经过详细的考虑后,决定放在25日这天,并且决定举办一场首映礼,邀请同行及媒体到场。
举办首映礼,是在传达包括上映时间、导演和演员等主创情况、影片卖点等信息。
在成熟的电影环境中,例如好莱坞,信息在首映式前就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观众。
换言之,好莱坞虽也有轰轰烈烈的首映礼,但首映礼绝不是新片宣传唯一的重点,而是一种卖点阐述,使之提高电影的收视率,并可以间接介绍其内容,提出电影中的特色。
这个年代的制片商,很少会举办首映礼,因为香江市场很小,卖通几份头部报纸,就足以让全港皆知。
不需要搞什么花里胡哨的首映礼,这纯粹是浪费钱,举办首映礼是很花钱的,租赁戏院、布置场地、举办活动等等。
梦工厂为了举办首映礼,足足花了八十万港币,这年头有哪个制片商,舍得花几十万举办首映礼的。
虽然制片商不会举办首映礼,但是有些制片商会举办一场小型试映。
试映一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