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流通的商品种类和价格水平。
她发现,大周朝的农业生产水平,整体而言,还是……相当落后的。大部分地区,依旧沿用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靠天吃饭,产量极低。优良作物品种的缺乏,以及农业技术的停滞不前,是导致粮食短缺、百姓贫困的……主要原因。
而商业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地区(比如江南水乡)比较繁荣,但整体而言,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商品流通不畅,市场机制也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引导。
这些发现,让林晓晓心中那份“改造世界”的使命感,更加强烈了。
她知道,自己所掌握的那些现代农业知识和商业理念,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何等……宝贵的财富!
她必须……想办法,将这些财富,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当然,漫长的旅途,也并非总是那么沉重和……枯燥。期间,也发生了一些……嗯,令人啼笑皆非的“搞笑”插曲。
比如,那些来自杏花村的“护卫队员”们,第一次见到如此广阔的天地和……如此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个个都像是刚出笼的小鸟一般,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他们会在路过一片长满了向日葵(如果这个时代有的话,或者类似的奇特花卉)的田野时,停下来啧啧称奇,以为是什么“神仙花朵”。
他们会在品尝到一些从未吃过的、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时,吃得是狼吞虎咽,赞不绝口,甚至……还会为了抢最后一块点心而“大打出手”(当然,只是闹着玩的)。
他们还会在一些民风比较彪悍的地区,因为听不懂当地方言,或者因为一些小小的文化差异,而闹出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和……嗯,小小的“冲突”?(幸好有沈炼这个“武力担当”在,才没有酿成大祸)。
就连林小树这个“小总管”,也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展现出了他那与生俱来的……“社交牛逼症”!
他凭借着他那张能把死人说活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嗯,那副天真无邪、人畜无害的可爱模样,竟然……与沿途遇到的各种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打成了一片!
有走街串巷的货郎,有赶着骡车贩运货物的商队伙计,有在路边茶馆里说书唱戏的民间艺人,甚至……还有一些看起来就不好惹的、腰佩钢刀的江湖豪客!
林小树总能用他那独特的“魅力”,从这些人嘴里,套出各种各样……嗯,有用的或者……没用的“情报”和“八卦”!
比如,哪个州府最近又闹了水灾,哪个县城的米价又涨了,哪个山头的土匪又出来“打秋风”了,甚至……京城里哪位王爷又纳了第十八房小妾,哪位大臣又因为贪污被抄了家……
这些“一手信息”,虽然真假难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林晓晓对这个时代更深层次的了解。~x+i_a.o^s¢h¢u^o/c,m-s?.*n.e¢t′
而沈炼(沈默),则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安静地……充当着一个“合格的听众”和……“可靠的保镖”。
他会默默地为林晓晓打点好行囊,安排好食宿,处理好路途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麻烦。
他会在林晓晓因为看到百姓疾苦而心情沉重时,无言地递上一杯热茶,或者……轻轻地握住她的手,给予她最温暖的安慰。
他也会在林晓晓因为发现新的作物品种或商业机遇而兴奋不已时,用那双深邃的眸子,静静地注视着她,分享着她的喜悦,眼神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宠溺和……与有荣焉的自豪。
虽然,他依旧是那个不爱说话的“闷葫芦”。
但林晓晓知道,这个男人,早已……将她融入了自己的骨血之中,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的心,早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无论前方的京城之路,有多么的……波谲云诡,暗藏杀机。
只要有他在身边,她便……无所畏惧!
第二百四十二章:途中遇不平,晓晓沈默再“行侠仗义”
车队行进了十数日,渐渐离开了南阳府的地界,进入了中原腹地。这里的地势较江南平坦了许多,官道也更加宽阔平整,但沿途的景象,却……并非如林晓晓想象的那般富庶安宁。
或许是因为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又或许是因为……朝廷的某些政策失当,导致中原地区的民生,也显得有些凋敝。
他们时常能看到一些……衣衫褴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