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重生归来,我林冲追妻火葬场 > 第6章 火凤衔珠,重兴楚祚

第6章 火凤衔珠,重兴楚祚

教头若欲重兴大周,宋江愿率全体兄弟鞍前马后。"他转头看向晁盖,"天王当年在郓城,可曾见过郓王庙?那庙里供的正是世宗皇帝,每逢初一十五,百姓自发去烧香,都说世宗若在,哪有契丹人横行!"

晁盖点头,从怀中掏出一方青铜印,印纽正是火凤展翅:"这是我在东溪村地窖里发现的,刻着'楚州防御使印',原以为是前朝旧物,不想..."他将印郑重递给林冲,"教头若称楚王,这印便是楚王府的官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林冲双手接过印信,忽然看见远处水寨方向,一艘快船破浪而来,船头立着公孙胜,手中托着个朱漆木盒。卡卡小税旺 无错内容

"贫道云游龙虎山,得张天师指点,"公孙胜掀开盒盖,里面是半幅残破的杏黄旗,"这是当年张角天师传下的'火德应运旗',三百年前落在周太祖郭威手中,赵宋得天下后,将旗一分为二,半幅藏在大内,半幅..."他看向林冲,"就在教头祖上手中!"

火盆突然爆起三尺高的火焰,将半幅黄旗映得通红。林冲只觉热血上涌,突然将青铜剑插在聚义厅前的雪地上,剑刃直指北方:"当年世宗皇帝三征南唐,定要'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不想壮志未酬!

如今我林冲身为楚王后裔、大周宗亲,在此立誓——"他解开祭服,露出满是伤疤的胸膛,"以我一身血,复我火德运!灭赵宋,兴楚国,四海一统,天下太平!"

第三回 忠义堂改制 楚王诏遍传九州

宣和六年春分,梁山泊竖起新旗:赤红底色上,一只火凤口衔玉珠,展翅欲飞。聚义厅更名"楚王殿",林冲身着火德玄衣,端坐在七十二瓣火凤纹的青铜 throne 上,两侧分列"天枢十二将天璇二十四帅"。

"诸位爱卿,"林冲展开黄绢诏书,声音里带着金戈铁马的威严,"本王承火德之运,继大周之统,今昭告天下——"他目视下方,看见宋江领文官班,晁盖率武将列,公孙胜掌司天监,吴用为枢密使,"赵宋窃国,欺我大周孤寡;契丹肆虐,害我中原百姓。

本王当效仿世宗皇帝,南征北讨,复我汉唐旧疆!"

殿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段景住牵着一匹雪白的狮子骢,马背上驮着个檀木箱子:"启禀陛下,这是从辽国上京盗来的耶律德光玉玺,还有..."他打开箱子,露出一套明黄衣袍,

"天祚帝的龙袍,胸口绣的正是火凤!辽人自认承接后晋火德,却不知真正的火德正朔在我大周,在我楚地!"

林冲抚掌大笑,忽然看见朱贵领着个灰衣老者进来:"陛下,这是洛阳太学的耆老,当年曾参与编修《大周实录》。

"老者颤巍巍跪下,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老臣冒死保存世宗皇帝遗诏,'柴氏、林氏,同出火德,兄终弟及,天命有归'!"他抬头时老泪纵横,"赵宋登基后,将林氏宗谱尽数焚毁,老臣拼了命,才从灰烬里抢出这半卷!"

殿中响起一片抽气声,吴用忽然出列,展开一幅舆图:"陛下,臣已遣时迁、石秀潜入汴梁,探明大内秘藏。赵官家的龙椅,其实是周世宗的旧物,椅背上刻着'火德永昌'四字,被赵宋用金漆盖住了。

"他指向舆图上的开封,"更妙的是,汴河底下埋着世宗皇帝当年打造的火凤铁券,共九只,象征九州一统,赵宋至今未敢发掘。"

林冲猛然起身,玄衣下摆扫过 throne 上的火凤纹:"传本王令——"他抽出腰间的青铜剑,剑刃划过舆图上的幽云十六州,"第一路军,由晁盖、林冲统领,北上收复燕云;

第二路军,宋江、卢俊义南下平定方腊;第三路军,杨志、呼延灼西进,取关中之地!"他看向公孙胜,"司天监择吉日,本王将在泰山封禅,昭告天地,重立火德正朔!"

殿外忽然响起震天的号角,阮氏三雄领着水军驾着楼船驶过,船上的火凤旗猎猎作响。林冲望向远处的梁山泊,想起初上梁山时,在朱贵酒店看见的那幅对联:"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

如今,这仇不再是个人恩怨,而是为大周复国,为火德重兴,为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第四回 楚王府夜议 定国策火德维新

夜深人静,楚王殿后阁内,林冲与吴用、宋江等人围坐火塘边,商议治国之策。案几上摆着从各地搜集的典籍,其中一本《大周刑统》边角磨损严重,显然被反复翻阅。

"世宗皇帝当年改革军政,"林冲拨弄着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