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瓷器坊窃案告破后,包拯、公孙策和展昭等人稍作休整,便又投入到日常的事务当中。/w*a′x?s\w`.*c~o`m?然而,开封府似乎总是不得安宁,新的案件接踵而至。
这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包拯还未用过早膳,便有衙役神色匆匆地跑来禀报:“大人,城郊的悦来客栈发生了命案,客栈老板派人前来报案,说是有位住店的客人死在了房间里。”
包拯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起身说道:“备马,前往城郊悦来客栈。”公孙策和展昭也迅速收拾好东西,跟随包拯一同前往案发地点。
到了悦来客栈,包拯等人径直来到死者所在的房间。房间内,一片狼藉,桌椅翻倒在地,地上还有一些打斗的痕迹。死者躺在床上,胸口插着一把匕首,鲜血已经浸透了床单。死者面容扭曲,似乎死前经历了极大的痛苦。
客栈老板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说道:“包大人,这位客人是昨日傍晚入住的,小人见他带着不少行李,像是个行商之人。今早伙计来打扫房间,发现门虚掩着,进去一看,就看到了这副惨状。”
包拯环顾四周,问道:“可曾有人听到什么动静?或者见到什么可疑之人进出这个房间?”
客栈老板摇头道:“小人问过店里的伙计和其他客人,都说昨晚并未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也没见到可疑之人。6腰看书网 嶵薪璋截埂新快”
公孙策蹲下身子,仔细检查死者的伤口,说道:“大人,这匕首直插心脏,应该是致命伤。从伤口的形状来看,凶器应该是一把比较锋利的短刀。而且,死者身上有一些淤青,说明死前曾与人发生过激烈的打斗。”
展昭在房间内四处搜寻,在桌子下面发现了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些碎银子和几封书信。展昭将书信递给包拯,说道:“大人,这些书信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
包拯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书信的内容大多是关于生意往来的,其中有一封书信引起了包拯的注意。这封信是死者的一位生意伙伴写来的,信中提到,他们之间因为一批货物的分配问题产生了分歧,闹得很不愉快。
包拯沉思片刻,对展昭说道:“展护卫,你去调查一下死者的这位生意伙伴,看看他与这起命案是否有关。公孙先生,你再仔细检查一下房间,看能否找到其他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公孙策则继续在房间内勘查。·y,p/x?s+w\.,n\e_t~过了一会儿,公孙策在窗户的缝隙中发现了一些细小的粉末,他将粉末收集起来,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说道:“大人,这粉末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药味,应该是某种迷药。看来凶手很可能是先使用迷药迷晕了死者,然后再动手行凶的。”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看来,这起命案并非简单的抢劫杀人,而是有预谋的。凶手很可能是为了某种目的才杀害了死者。”
这时,展昭回来禀报:“大人,经过调查,死者的那位生意伙伴名叫李富贵,案发时他正在自己的店铺里,有伙计可以证明他的行踪,他没有作案时间。”
包拯皱了皱眉头,说道:“既然李富贵不是凶手,那我们便从这迷药这条线索入手,去查一查城中哪些人会使用迷药。”
包拯一行人回到开封府,命人调查城中使用迷药的人。经过一番查找,他们发现城中有一个叫王麻子的小混混,经常使用迷药作案。包拯立刻派人将王麻子带到开封府。
包拯坐在公堂之上,目光如炬地盯着王麻子,说道:“王麻子,你可知城郊悦来客栈发生的命案?”
王麻子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说道:“大人,小的可没杀人啊,小的只是个小混混,哪有那个胆子。”
包拯冷哼一声,说道:“那你为何经常使用迷药作案?在死者房间的窗户缝隙中发现了迷药的粉末,你作何解释?”
王麻子犹豫片刻后说道:“大人,小的确实使用过迷药,但小的真没杀过人啊。前些日子,有个叫赵三的人找到小的,给了小的一些钱,让小的帮他弄点迷药。小的看在钱的份上就照做了,可小的真不知道他要迷药做什么啊。”
包拯继续追问:“这个赵三是何许人也?他现在何处?”王麻子说道:“小的也不太清楚赵三的底细,只知道他是个外地人,平时神神秘秘的。至于他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