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庄纵火案告破后,包拯、公孙策和展昭在开封城百姓们的赞誉声中继续履行着守护开封城的职责。@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然而,开封城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又一起案件悄然发生。
这日清晨,开封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宝珍斋”珠宝行的老板匆匆忙忙地赶到开封府报案。珠宝行老板王富贵满脸焦急,神色慌张地跪在包拯面前,哭诉道:“包大人,求求您一定要帮我找回丢失的珠宝啊!我这宝珍斋世代经营,那些珠宝可都是店里的镇店之宝,价值连城啊!”
包拯眉头微皱,安抚道:“王老板,你先别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富贵定了定神,说道:“昨夜打烊后,我像往常一样仔细检查了门窗,确定都锁好了才离开。今早我来店里准备开门营业,却发现店里的保险柜被打开了,里面价值不菲的珠宝全都不翼而飞。门窗却完好无损,也没有打斗的痕迹。”
包拯听完,立刻带着公孙策、展昭以及一众衙役前往“宝珍斋”勘查现场。到了珠宝行,包拯和公孙策仔细检查着门窗,门窗确实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展昭则在店内四处查看,寻找可能的线索。
公孙策蹲下身子,在保险柜旁边发现了一些细小的粉末,他小心地收集起来,说道:“大人,这些粉末看起来有些奇怪,不像是灰尘,或许是窃贼留下的什么东西。”包拯点点头,说道:“先把这些粉末带回去仔细检查,看看能否发现什么线索。+小`税^C?M·S- ^首`发^”
展昭在店内的角落发现了一根细长的金属丝,他拿给包拯看,说道:“大人,这根金属丝很有可能是窃贼用来开锁的工具。看来这个窃贼很专业,懂得如何开锁而不破坏门窗。”
包拯转身问王富贵:“王老板,你店里可有和你有矛盾的人?或者最近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来过店里?”
王富贵想了想,说道:“包大人,我平日里与人为善,没和什么人结过仇。只是前些日子,店里的一个学徒林平,因为偷学了一些珠宝鉴定的技巧,被我训斥了一顿,还扣了他的工钱。他当时很生气,说要离开这里。不过我觉得他应该不会做出这种事,他还只是个孩子。”
包拯又问:“那最近有没有什么陌生人来过店里?”王富贵说:“倒是有一个叫李三的人,他最近经常来店里看珠宝,但是每次都只是看看,也不买。我当时觉得他可能是个潜在的客户,就没太在意。”
包拯思索片刻,对展昭说:“展护卫,你去调查一下林平和李三的行踪,看他们昨晚案发时在哪里。公孙先生,你仔细检查一下那些粉末和金属丝,看能否找到与窃贼有关的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公孙策则带着收集到的粉末和金属丝回到开封府,仔细检查。过了一会儿,公孙策说道:“大人,经过检查,这些粉末是一种特殊的润滑剂,应该是用来帮助窃贼开锁的。而这根金属丝很精细,不是一般的工具,应该是专业的开锁工具。-|÷求§书¥*帮DD; /已:*o发¢?&布1_最)新@?章??节·±)从这些线索来看,这个窃贼应该是个惯犯。”
此时,展昭回来禀报:“大人,经过调查,林平昨晚一直在自己的住处,他的邻居可以证明他的行踪。李三昨晚确实来过珠宝行附近,但是他说他只是路过,并没有进入珠宝行。而且他也没有作案的工具。”
包拯摩挲着下巴,沉思道:“既然林平和李三都没有作案的可能,那这起案件的真凶究竟是谁呢?我们再去珠宝行周围走访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线索。”
包拯一行人再次来到珠宝行周围,向附近的居民打听情况。一位卖早点的大爷说:“我今早看到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人,行色匆匆地从珠宝行那边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裹。但是我没看清他的脸。”
包拯觉得这个线索很重要,他立刻让衙役们在城内寻找穿着灰色长袍的人。过了一会儿,衙役们带回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张武,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袍。包拯目光如炬地盯着他,问道:“张武,你今早为何从珠宝行那边匆匆走过,手里还拿着包裹?包裹里是什么东西?”
张武脸色一变,结结巴巴地说:“大人,我……我只是路过,包裹里是我自己的东西,和珠宝行的事无关。”
包拯冷哼一声,让人打开包裹,包裹里果然是一些珠宝。张武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