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奇案平息之后,开封城重归宁静,百姓们照常忙碌着各自的生计,包拯也继续处理着府中的各项事务。+2¨3·d·a¨w¨e_n.x~u.e~.!c-o`m\然而,这平静的表象下,又一场风波悄然来袭。
一日清晨,包拯正在书房批阅公文,一位神色焦急的老者匆匆走进府中,见到包拯后,扑通一声跪下,老泪纵横地说道:“包大人,求您为老朽做主啊!老朽家中祖传的字画被盗了,那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啊!” 包拯赶忙起身扶起老者,问道:“老人家,先别急,慢慢说。你是何人,家中字画是何时被盗的?”
老者擦了擦眼泪,说道:“包大人,老朽姓苏,名文渊,是城中的一个书香世家之后。家中那幅字画乃是祖传之宝,已有数百年历史。昨日傍晚,老朽外出访友,回来时发现书房的门窗被撬,那幅字画不翼而飞了。”
包拯听闻,脸色一沉,立刻唤来公孙策和展昭,一同前往苏文渊家中查看。到了苏家,只见书房一片狼藉,书籍散落一地,窗户的锁被撬开,显然是贼人破窗而入。
公孙策仔细检查了书房的门窗和地面,说道:“大人,从现场来看,贼人是从窗户进入书房的,地面上有一些脚印,但比较凌乱,难以辨别。而且,书房里其他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丢失,只偷走了那幅字画,看来贼人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三^叶¢屋` *无?错~内-容·”
展昭在书房内四处查看,发现书架上有一个暗格,暗格的门半开着,里面似乎原本放着什么东西。展昭说道:“大人,这个暗格可能原本是用来存放那幅字画的,贼人显然知道暗格的存在,才会直接找到字画偷走。”
包拯点点头,转头问苏文渊:“苏老先生,除了你之外,还有何人知道这个暗格的存在?”
苏文渊思索片刻后说:“包大人,知道这个暗格的人不多,只有老朽的几个家人和一位好友。老朽的家人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至于那位好友,名叫陈墨轩,是个文人雅士,与老朽相交多年,也不像是会做出盗窃之事的人。”
包拯又问:“那你昨日外出访友,都去了何处,见了何人?”
苏文渊回答道:“包大人,昨日老朽去了城南的李员外家,与李员外及几位文人墨客一同吟诗作画,直到天黑才回来。”
包拯心中一动,转头对展昭说:“展护卫,你去城南李员外家,调查一下苏老先生昨日的行踪,看是否属实。公孙先生,你再仔细检查一下书房里的物品,看看能否找到与贼人有关的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公孙策则继续在书房里搜寻。过了一会儿,公孙策在书桌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封书信,信上的内容是有人向苏文渊求购那幅祖传字画,苏文渊拒绝了对方。\b_a!i`m¢a-s/y+.+c·o`m¢公孙策拿着书信递给包拯,说道:“大人,看来有人对这幅字画觊觎已久,这封信或许与字画被盗案有关。”
此时,展昭回来禀报:“大人,经过调查,苏老先生昨日确实在李员外家,与几位文人墨客一同吟诗作画,直到天黑才离开,他的行踪属实。”
包拯点点头,说道:“既然苏老先生的行踪没有问题,那我们就从这封书信入手调查。派人去查一下,这封信是谁写的。”
经过一番调查,衙役们找到了写信的人,是一个名叫赵德才的富商。包拯派人将赵德才带到苏府,问道:“赵德才,你为何写信向苏文渊求购那幅字画,苏文渊拒绝你之后,你可有什么举动?”
赵德才有些紧张,说道:“包大人,小人确实写信向苏老先生求购那幅字画,因为小人对字画甚是喜爱,听闻苏老先生家中有如此珍宝,便想求购收藏。苏老先生拒绝后,小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别的举动啊。”
包拯又拿出书信,问道:“那你可知道,苏老先生的字画被盗了?”
赵德才听后,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大人,小人真的不知道啊。小人虽然想买那幅字画,但绝没有做出盗窃的事情。”
包拯看出赵德才似乎没有说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他的嫌疑。他派人去调查赵德才近日的行踪,看是否有作案时间。同时,继续让公孙策研究书房里的其他线索。
公孙策在书房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块布料碎片,布料的质地看起来很名贵。公孙策拿起布料碎片,仔细查看后说道:“大人,这块布料碎片不像是普通人家能有的,或许是贼人留下的。”
包拯接过布料碎片,思索着说:“看来这个贼人有些身份,不是一般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