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滞。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丹墀之上。
九鼎!传说中大禹收九州之金所铸,象征天命所归、九州一统的神器!自夏传商,商传周,成为华夏最高权力的象征。周室衰微,诸侯并起,象征豫州(中原核心)之鼎,在列国争霸的混乱中辗转流落至楚国,被楚人视为天命眷顾、国祚绵长的至宝!负刍此刻,在国破家亡、身陷囹圄之际,不问自身生死,不问宗庙存续,竟只执着于那尊象征着天命与正统的青铜大鼎!这执念,何其深重!何其悲怆!
嬴政端坐于御座之上,通天冠的十二旒白玉珠微微晃动,遮蔽了他所有的表情。面对负刍这倾尽全力的、如同泣血的质问,他没有任何动容,甚至连手指都未曾抬起。那无言的沉默,如同浩瀚无边的深渊,瞬间吞噬了负刍那点微弱的、疯狂的火焰。
“置于何处?”嬴政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依旧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俯瞰蝼蚁般的漠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的嘲弄。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缓缓抬起一只手。
那是一只修长、骨节分明、蕴含着无上权柄的手。随着他的动作,侍立御座旁的内侍长赵高,立刻躬身,用尖细而清晰的嗓音唱喏:“大王有旨!请——豫州鼎!”
“请——豫州鼎!” 殿门口的内侍一层层将命令传递出去。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在墨玉石板上,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回响,如同战鼓擂动在每个人的心头。八名身材异常魁梧、赤裸着上身、肌肉虬结如岩石的力士,肩扛着粗大的、裹着玄色锦缎的木杠,迈着沉重而稳健的步伐,缓缓踏入大殿。*搜`搜,小/说\网? ?更`新+最¢全¨木杠之下,悬吊着一尊巨大的、散发着幽远古朴气息的青铜方鼎!
正是楚王负刍魂牵梦萦、以国灭身囚为代价也要质问下落的——豫州之鼎!
力士们步伐沉稳,将巨鼎稳稳地放置在丹墀之下、负刍身前不远处的殿中空地上。青铜鼎足与墨玉石板接触,发出沉闷而悠长的“咚”声,余音在大殿梁柱间萦绕不散。覆盖在鼎身上的玄色锦缎被赵高小心翼翼地揭开。
真容显露!
鼎高近丈,形制古朴厚重。鼎腹方正,四面铸有高浮雕的山川地理之形,虽历经岁月,纹路依旧清晰可辨,那是豫州大地的缩影——嵩岳巍巍,大河奔流。鼎耳外撇,如同巨兽之角,鼎足粗壮有力,稳稳地扎根于地面。鼎身通体覆盖着一层深沉的、历经千年烟火的青绿色铜锈,在殿内灯火的映照下,流转着幽暗而神秘的光泽。鼎腹内壁,靠近口沿处,一行古老的、用错金工艺镶嵌的钟鼎文清晰可见:“禹铸九鼎,定鼎九州,天命攸归”。这便是九鼎作为天命象征的核心铭文!
这尊凝聚了华夏初生时磅礴气运、象征着至高天命与地理正统的青铜重器,此刻就静静地矗立在章台大殿冰冷的墨玉石板上。它沉默着,却散发出一种跨越时空的、令人灵魂震颤的沉重威压。殿中所有人,包括那些心如铁石的玄甲武士,目光触及这尊巨鼎时,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流露出深深的敬畏。
负刍在看到巨鼎的瞬间,如同被雷霆击中!他浑浊的双眼骤然爆发出骇人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了极度狂热、刻骨眷恋、以及无边痛苦的复杂光芒!他忘记了自身的处境,忘记了身后的武士,忘记了高高在上的嬴政!他如同扑火的飞蛾,踉跄着、不顾一切地向前扑去,想要触摸那尊象征着楚国八百年荣耀与天命所归的圣物!
“鼎!寡人的鼎!大楚的鼎!”他嘶哑地呼喊着,涕泪横流,声音凄厉如同鬼哭。
“止步!”押解的武士反应极快,如同铁钳般的大手瞬间牢牢钳住了负刍的双臂,将他死死按住,无法再前进一步!他只能徒劳地挣扎着,伸长脖颈,贪婪而绝望地注视着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巨鼎,浑浊的泪水混合着脸上的污垢肆意流淌,身体因极致的激动与无力而剧烈颤抖。
嬴政冷漠地俯视着丹墀下这如同疯癫的一幕。他缓缓起身,玄衣纁裳的下摆垂落,如同垂天之云。他一步步走下丹墀的台阶,脚步沉稳,无声无息,却仿佛踩在所有人的心跳之上。他径直走向那尊沉默的豫州鼎。
负刍被武士死死按住,只能侧着头,用尽全身力气,死死地盯着嬴政靠近巨鼎的身影,眼中充满了怨毒、恐惧以及一丝绝望的期盼。
嬴政在巨鼎前站定。他的身影在巍峨的巨鼎前显得有些渺小,然而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掌控乾坤、裁决天命的帝威,却仿佛比这千年重器更加磅礴!他没有像负刍那样失态,只是平静地、带着一种审视的目光,缓缓扫过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