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梅惊讶不已,叔叔真厉害。
“我在农业部工作过,去过很多公社调研,认识了些朋友。”
李国庆简单解释后问道:“欣梅,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嗯,有点事想问问,像我这种不下乡的,街道很快会安排工作吧?”
赵欣梅虽然读到高一又混了两年才毕业,但现在没法继续读书,需要开始工作。\w?e\i?q~u\b,o^o-k!.?c,o·m_
“会安排的,不过得等年后,到时候下乡的人都走了,才有空给你们分配岗位。”
李国庆看着这个女孩,不知吃什么长大,竟比秦淮茹还让人头疼,真是个幸福的家庭。
“那还挺好的。”
赵欣梅问完工作后便去了厨房帮忙。
午饭后,李国庆先送秦淮茹到厂里工作。
随后,他突然想到回母校看看,顺便打听复课的消息。
赵欣梅要去学校,他也顺路同行。
要是不能复课,学弈和朝阳还得继续当小学生。
学弈已经十五岁了,这有些不太合适。
按理说,不上初中的学生才需要下乡,这简直是命运的捉弄。
汽车停在校门口,发现这里居然很热闹。
赵欣梅急忙说:“叔叔,好像在贴下乡名单。”
“估计是,附近的人都开始下乡了,远的地方也会陆续安排。”
李国庆下车,赵欣梅也跟着下来。
“叔叔,帮我看看有没有牛淑荣的名字。”
赵欣梅走近宣传栏,却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上面,好朋友的名字却没有。
“咦?”
李国庆也看见了,建湖农场那一栏确实有赵欣梅的名字。
可她明明没报名呀。
再说,她家的大哥早就下乡了,她本不该去的。
这事儿透着蹊跷,像是修正力在作怪,非要让她去建湖农场。
尽管李国庆不清楚具体剧情,但他决定干预一下。
再把她送去下乡,距离产生美,或许不会有什么影响?
“欣梅,你报名了吗?”
“叔叔,我没报名,我不想下乡。”
赵欣梅快要哭出来了。
她家里还有生病的老母亲,父亲靠清扫街道维持生计,收入微薄。
她要是走了,老母亲怎么办?还能活下去吗?
“应该是有人故意针对你,这事棘手了,上了宣传栏就很难改了。”
李国庆所言属实,即便他本人也无法改变这一状况,只能提前尽力协调。
但想要反向增加名额,所需要的学生自然是越多越好。
多一个人被送去,就能减少一个待就业知识青年的问题,这样整体环境也会逐渐改善。
“谁会害我呢?我平时也没招惹谁啊。”
赵欣梅得知自己将被下放到条件艰苦的建湖农场,顿时觉得天旋地转。
“欣梅,别着急,先去工宣队问问具体情况。
我得回厂里处理些事情,稍后我去你家找你,再商量怎么办。”
李国庆看了看表,他下午还有个重要会议,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
“叔叔,您一定得来啊。”
赵欣梅现在唯一的依靠就是这位李叔叔了。
“嗯,稍后再去你家。”
李国庆转身离开,看着学校门口那些欢声笑语的学生们,心中感慨万千。
人太多就需要淘汰一些,可最痛苦的往往是那些清醒的人。
赵欣梅急忙赶到工宣队打听消息,得知因为下乡名额有限,革委会主任特意关照,让她代替牛淑荣去下乡。
这个消息让赵欣梅难以置信,她万万没想到背后陷害她的人,竟然是自己的闺蜜。
“赵欣梅,早点回家收拾东西,几天后就要去建湖农场下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