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员,年纪大了,于是需要招一名新的实习生。
广播员共分十级,转正后就是十级工,月薪二十七块五。
实习期三年的工资分别是十七、十九和二十一块,大厂会有两块钱的岗位补贴。¢搜?搜,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此刻广播室没人,正是谈话的好时机。
“那个,广播关了吗?”
李国庆提醒道,以免在通讯靠喊的年代被全场直播。
“早就关了,设备都没开,今天没广播任务。”
于海棠请李国庆坐下,接着说道:“李大哥,我姐姐想换个工作,不想在旅馆干了。”
“换工作?我记得我上次听说她是在前年上的班,不是挺好的吗?”
李国庆觉得这事棘手,没工作时换岗容易,有了工作后反而麻烦,最难的是换单位。
“有什么好!我姐刚开始是洗被单,后来不洗了又改拖地,从早忙到晚,还轮夜班,她早就想让你帮忙,但一直不好意思开口。”
于海棠觉得自己的工作轻松,在办公室待着,一天很快过去,实习期也不忙。
“这事不好办!你姐姐要是换工作,得先辞职,把人事关系和档案调回人事局。
然后街道安排新工作,最后经过人事局和劳动局盖章,才能正式上岗。”
除非有新单位直接向旅馆调配人员,由单位处理人事关系会更简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国庆说起话来条理分明,毕竟他曾是街道干部,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
“李哥,您看这事能解决吗?”
于海棠只知道这一个有能力帮忙的哥哥,其他人都帮不上忙。
“办法肯定是有,不过我刚说过,这事不太好办。”
李国庆摇头,之前帮于海棠弄到培训名额,其实算是顺手帮忙,凭她的情况,本来就能入选。
事后他收了个红包,这和收院里两位老人的红包一样,他不安排,别人也能找到工作。
但于莉的情况不一样,需要真正麻烦别人。
“哎呀,这么难啊!”
于海棠靠着办公桌思索片刻后说:“难的话就算了,让姐姐再坚持一下,其他人也是这样过来的。”
“嗯,不说这个了,你上班怎么样?生活费够吗?”
李国庆并不想特别关照于莉,不然两年前在旅馆见到她时就应该出手了,谁又没吃过苦呢?
想当年……算了,不提那段做车间工人的日子了。
“还可以吧,我想攒钱买自行车,爸爸也想买一辆,他的钱攒够了,但工业券不够。”
于海棠上班的地方离得不算太远,走路还算方便。
“工业券我这儿有,你需要多少?正好带着,我家有三辆自行车,最近还打算给小舅子也买一辆。”
李国庆说着就掏出一叠工业券,以前是每二十元发一张券,但后来因为京城的二级工太多,工资卡在三十八块六毛。
于是改成了每三十八元两张券,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哎呀,李哥,你咋有这么多工业券?”
于海棠一个月的工资,连一张都买不起,她只有十七块,另外两块津贴不算。
“这个啊!”李国庆心想,自己现在水泵厂是十六级副处,和科长同级,月薪一百一十块零五毛。
他虽然在读书,拿的是津贴,但福利待遇一样不少,工业券等照常发放,每月能领六张,两张就够买辆自行车。
再升一级,他就能当小厂厂长或大厂副厂长,而不是现在水泵机修分厂的职位。
十三年工龄,加上大学两年,就是十五年,足够了。
“拿着吧,别的别多问。”
李国庆想了想,给了于海棠十二张工业券,正好够买辆自行车。
“谢谢李哥。”
于海棠看他还有几十张券,简直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