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取决于地形和地域,比如蜀州多山地,爬坡上坎的,整个村子都难找出一个能挑三百斤的人,“蜀道难”并非虚言。顽本鰰占 耕薪嶵全
通常箩筐装满粮食约五六十斤,双肩挑一百斤出头,才是普通年轻人能轻松承受的重量。
五袋粮食突然压在李国庆肩上,所有人都震惊了。
谁能想到他外表普通,却有如此惊人力量?
“再来五袋!”李国庆笑着喊道。
他晃了晃肩膀,仿佛毫不费力地承受了这二百五十斤的重量。
“啊?”两个挑夫愣住了。
李国庆催促道:“别发呆了,继续装粮。”
“好嘞!”两人对视一眼,虽然惊讶,也只能照做,小心翼翼地将一袋袋粮食往上加。
周围很快围满了人,就连粮站的周主任也闻讯赶来。
当他们把第十袋粮食放到车厢顶部时,都惊呆了——整整五百斤,没有丝毫虚假,甚至还有所超重。
由于粮站收粮的数量必须与发放一致,所以进货时总是宁多勿少。
“出发!”李国庆扛着十袋粮食,周主任和其他人紧随其后,前往后面的仓库。
然而,到了门口却发现粮食堆太高,无法进入。
这完全不成问题,他轻轻蹲下身子,用马步轻松穿过大门,来到仓库内部稍一用力,便将十袋粮食稳稳卸下。
“李社长,您真是神力无敌!”周主任从事粮站工作多年,见过不少壮汉,但能扛起这么多粮食入库的,还是头一回。
尤其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以体弱多病着称的人竟然能做到这一切。
李国庆脱下搭在肩上的坎肩,那是用来防尘的,随手递给了身旁的女孩。
拍拍手,他说:“我只是做个示范,无论读书还是干活,只要努力就能养活自己。
如今是新时代,大家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生活会越来越好。”
"周主任,我这次搬一趟粮食,两毛钱,结算吧。"
"好嘞,马上给你结账。*s^h-a.n,s.h!a+n?y¢q¨.~c!o¨m."
周主任立刻叫来会计,将两毛钱交给了李国庆。
心里想着,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搬粮食,半天跑十趟,岂不是能赚两块钱?一天四块,一个月下来,比八级工的工资还高,真是惊人!
这还没算排队卸粮的时间,否则挣得更多。
李国庆只搬了一趟,就已经足够了。
这时,所有学生看他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李国庆微笑道,等你们也搬起粮食的时候,就会像敬神一样尊敬我。
"大哥,你真是太厉害了。"
刘光天被惊到了,没想到平时躺在院子里无所事事的大哥,竟然有如此神力。
从刘光天小时候起,这位大哥就在院子里躺着了,从未见他锻炼过,怎么会这么有力气?
唐冬琼也说道:"李国庆,你是吃什么长大的啊,太厉害了。"
"天生的,没办法,我身体很好,就是胃不太好。"
李国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都是基本操作。
也许是他做了榜样,激发了同学们的斗志,不到中午,一车粮食就卸完了。
最积极的学生跑了七趟,每次三袋,赚了四毛,够一周的菜钱。
中间那位男生赚了两毛多。
最少的是两位女生,一起跑了六趟,赚了一毛钱,每人六分。
这就能看出,在农业时代靠体力劳动时,男女之间的差异。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挑这两个女生是因为她们是读书的,不是专门从事农活的,因此在工分上就有了区别。
通常男性一天十个工分,女性一天六到八个工分。
秦京茹在公社劳动,每天只能挣八个工分,约等于八分钱。
生产队的收益不同,多的时候一个工分能值两三分,少的时候还不到半分钱。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