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的后人,可以合作经营。”
王启年想了想又补充道,“即使不合作,也需要你书面同意恢复信远斋。”
“我不同意!让他们继续用信远斋的名字,再见吧。”
李国庆怎么能同意呢,那是姥爷留下的产业,他将来一定要亲自接手,这是他唯一想要掌控的商业项目,关乎未来的商业蓝图。
“别乱说,这事你去找主任谈谈。”王启年摇摇头,虽然没明说,但他明白这是躲不过去的事情。
“好,我去见主任。”李国庆刚才的话也是气话。
他没想到上面会注意到信远斋,更没想到是出于恢复老字号、传承文化、增加就业等良好初衷。
敲门声响起。
“主任,王启年刚刚跟我说了信远斋的事。”李国庆一进门就直奔主题。
“坐下先说,你是想将来把信远斋重新开起来吗?”主任递过水杯,“就算你办起来也是集体的,现在都没商户了。”
“主任,我不是想当商户,只是觉得信远斋的招牌不该随着我姥爷离开。
再说,我已经把它卖给陈雪茹了。”
李国庆故技重施,想要通过让陈雪茹参与进来而避开直接合营。
“卖了?一个老字号招牌就能随便卖?”主任差点直接说,你怎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留。
“当然能卖,可以让陈雪茹以合作形式加入,不拿工资也没问题。”
李国庆这么做是想最终能重新承包回来,而且整个过程中他并未正式授权,招牌仍在自己手中。
“这个办法可行,就这么办吧!”主任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无关金钱利益,转而提醒,“年报方面你要多花点心思,必要时可以适当夸大一些。”
“夸大到什么程度?”
李国庆微微一怔,这是要开始了?还是已经有了某种迹象?
“做一份未扣除成本的总利润年报。”
主任按照规定行事,数据并无差错。
“明白了,一定做得漂漂亮亮的。”
李国庆随后简单聊了几句,便前往丝绸店,将事情告知小妾陈雪茹。
“国庆,你一直紧握信远斋的招牌,是不是有了什么打算?”
陈雪茹心思深远,此事关乎未来。
“没错!我之前就跟你说过,将来会想办法把丝绸店和东琉璃店收回。
信远斋我也一定会创办,而且我继承了外公所有的配方与工艺。”
李国庆摇头道,此事暂且放一放,先过好当下的日子。
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