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最近我在想,古人就知道养鸡生蛋,既能吃肉又能吃蛋。
可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代,还在为吃什么鸡、吃什么蛋纠结呢?后来我发现是鸡苗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鸡苗,哪来那么多蛋?
而且传统的孵化方式太单一了,比如农民攒够鸡蛋后,要等母鸡进入孵化期才能进行;或者有时候没鸡蛋却碰上母鸡的孵化期,那就浪费了。
所以啊——”
“所以什么?”
毕建华急忙追问,原来你在吃蛋方面还挺讲究的。
众人一脸好奇,都知道李师傅聪明,总有新点子。
看到**,就想到了挖掘机,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
李国庆说道:“我想试试能不能设计一个孵化箱,模仿母鸡孵化的环境。
要是能做到,一次就能孵化上千枚鸡蛋,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
一个孵化箱就能产出上千只小鸡,那十个、百个甚至更多的孵化箱呢?我们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小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鸡蛋变鸡,鸡又产蛋,生生不息,总有一天,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吃鸡吃蛋的美好生活,还能把这些加工成食品出口赚外汇。”
李国庆说完,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现在正是流行这种大胆构想的时代,就像后世拉投资一样,首先要学会讲好故事。
“李国庆,你是怎么想到这种孵化箱的?”
毕主任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一件大事。
李国庆点点头说:“其实我媳妇坐月子时,家里养了几只老母鸡,我观察过孵化时的温度,大约是三十七度多,不到三十八度。
只要孵化箱能保持这个温度,加上一些自动化设计,在二十一天后,再将鸡蛋放入出雏箱——这个部分相对简单,主要是提高湿度和温度,让蛋壳软化,便于小鸡破壳,这就是人工孵化的过程。”
“孵化箱和出雏箱难不难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造出来?”
毕建华兴奋地说,下面那么多农场都需要这样的设备,而且农村已经成立了高级互助社,可以大量投放鸡苗。
“不复杂,但有个问题,不能断电。
大家也知道电压有时不太稳定,一旦断电,这么多鸡蛋就都废了。
所以到时候得专门供电,不是哪儿都能用孵化箱的。”
目前工业用电还算稳定,但民用时常停电。
“这个没问题,可以建个专门的孵化厂,专电专用,专门孵化小鸡。”
毕建华接着问:“什么时候能开始施工?”
李国庆试探性地说:“下个月吧,或者再晚点,下下个星期如何?我媳妇还在坐月子。”
“好,那就下周开工!”
毕建华好像没听清,随口答应了。
“不是,下周太仓促了,我的设计图还没开始画。”
李国庆一脸疑惑,领导怎么能这样,太不靠谱了。
毕建华转头问杨厂长:“李国庆工作几年了?”
“七年半,是老员工了。”
杨厂长多算了两个月,不过没关系。
“我觉得可以直接升四级钳工,不用考核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每月拿五十二块八毛的工资,养两个孩子足够了。”
毕建华直接决定了此事,工龄够的话,有时候升职并不复杂,尤其在京城里,外地来的七级工到这儿能直接升八级,不然怎么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呢。
“毕主任,我觉得明天下午就可以开工,上午我去给孩子上户口,今晚回去画图纸。”
李国庆觉得不影响,他只负责提供图纸,具体干活是其他人。
“好极了!不愧是我们京城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觉悟就是高。”
毕建华很高兴,马上追问孵化箱的具体情况,回去得讲给人听。
李国庆解释道:“孵化箱除了恒温,最关键的就是要每九十度翻动一次鸡蛋。”
由于蛋清容易粘在蛋壳上,我打算设计一个可移动的4.5拉动杆,使鸡蛋能在槽内轻微左右晃动。
如果能借助设备调控自然最好,若无法实现,人工操作也无妨……
我想先做个小型孵化箱试试……
不必如此,直接使用大型孵化箱即可。
无需担心材料浪费或耗电问题,初期实验时可以减少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