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再说,我们家还存了两百多斤白面、一百多斤大米。
而且前门街道那边,我还有些补贴,总之家里不缺粮食,只是以后可能得多买些玉米面之类的粗粮搭配着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即使不吃粗粮,也得买一些备用。
"粗粮挺好的,搭配着吃,家里也不能总吃细粮,说出来别人可能都不信。"
秦母安心了,女婿家是细粮配粗粮,而在村里时可是粗粮配细粮,现在的生活简直像神仙般美好。
李国庆和许大茂在闲聊时提到晚饭,李国庆喝了点酒,随后送妻子回屋休息。
他出门抽烟,准备洗漱后休息。
许大茂正在收拾碗筷,看到李国庆出来,便放下手里的活,主动过来聊天。
他告诉李国庆,街道明天开始登记白面票,李国庆表示已经听说了,还开玩笑说苦日子要来了。
两人自嘲都能靠父母的帮助过上相对优渥的生活。
许大茂压低声音问李国庆是否和医院的医生关系不错,特别是那位为秦姐接生的梁医生。
李国庆疑惑地问他是从哪里听说的,许大茂解释想让妻子唐春燕做个检查。
他暗示希望李国庆帮忙安排,最好能让唐春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检查。
李国庆有些无奈,但也答应帮忙,毕竟许大茂送过六十个鸡蛋作为感谢。
许大茂无法独自搞定梁医生,与她没有交集。
“行,拿到白面票后给我十斤,再往我家送十块钱,这事我帮你办。”
“到时候找个借口,我带春燕去见梁医生,我和她关系很好,就像亲姐一样。”
李国庆心想,或许让大茂早点明白问题所在更好,长痛不如短痛。
“好,明天就送钱。”
虽然许大茂有些不舍,但比起儿子的问题,这不算什么。
况且这事只有李国庆能办,别人既帮不上忙,也带不走春燕!
不知为何,心里竟隐隐作痛……
“早啊,东旭!”
一大早,许大茂推着自行车,学着李国庆的样子向兄弟们打招呼,这很体面。
“许大茂,别得意,我很快就能回厂上班了,当焊工。”
贾东旭今天精神焕发,是母亲做的早饭激励了他,再也不用洗衣做饭,能赚钱多好。
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