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形象,得低调。"
李国庆叮嘱了一番,虽然他的身份迟早会被知晓,但能瞒一天是一天,还需留有余地,为将来隐退做好准备。
"姐夫,我绝不会乱讲的。"
秦光明在外面爱炫耀,但在家里还算乖巧,生怕被送回乡下。
"行,闲时可以学学洗衣做饭,我们京城的男子汉都很体贴妻子,家务活都得会,你以后也是京城人,得多学些东西。"
他也是希望对方能有所成长,毕竟日后住在他前院,相当于负责外务,需要全面发展。
天渐渐黑了,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妻子回院子。
这个小院位于南锣鼓巷,进出胡同弯道多,路窄,两辆三轮车需停下才能错开,十分隐蔽。
过了北新桥,四合院附近有个九道湾胡同,有大小十三个弯道,更加曲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哎哟,李国庆,你这是把老丈人的地都挖遍了吧?"
阎埠贵看到他又拎着大包小包,提着木桶回来,不是说好只是回乡下一趟吗?
秦淮茹接过话头说:“三大爷,这些都是乡亲们送来的,您不知道我家男人在村里多受欢迎。”
阎埠贵看着李国庆心想:这事儿肯定跟你有关,到底在老秦家村说了什么,才带回这么多礼物。
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李国庆一定要找个村里的媳妇,除了秦淮茹漂亮又能干,大概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三大爷,您先忙,我今天起得太早,想早点回去休息。”
李国庆想着明天还得早起,为了养足精神决定早睡,就不出去散步了。
“别急,先让你媳妇回去,我有事找你。”
阎埠贵就在等这个机会,院子里比他厉害的只有李国庆一人,他知道李国庆无论对谁都很精明。
看看李国庆结婚多久了,每天这样折腾,日子却越过越好,相比之下自己真是惭愧。
“淮茹,你先回去吧。”
李国庆把包放上后座,妻子推着自行车去后院也不觉得累,现代人都挺能干的。
保持日常习惯,只要不干重活,适当的活动反而更有助于顺产。
“行,哥,你们聊。”
结婚这么久,这称呼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叫哥还挺亲切。
京城这里不流行喊老公,因为那是旧时对太监的称呼,是从老公公简化而来的。
李国庆也怕这个称呼,所以没让妻子改口。
“三大爷,您找我什么事?”
说着就想往旁边挪步,去看看那盆栽。
阎埠贵生怕他溜走,赶紧请他进屋,他家里空荡荡的,进了屋反而更安全。
这是李国庆头一次来到三大爷家。
尽管阎埠贵家境贫寒,但也有三间房,因为从前院子里的房子比较便宜,下人们曾住在这里。
阎埠贵的祖上具体是做什么的已经无人知晓,从他的院子住满人开始,这房子就一直存在。
他此刻在堂屋里,那里摆着一张饭桌和一张床,三大妈和孩子们都不在,可能是出门散步去了。
“李国庆,今天我去蹬三轮车了,才挣了一毛钱,差点累断了腿,还得给老何交五分钱的租车费,这活真是做不得。”阎埠贵更加觉得羞愧,他的身体实在吃不消这样的劳作。
“不是,三大爷,您真的去蹬三轮车了?您可是个小学老师啊,为人师表的。”
李国庆大吃一惊,虽然知道阎埠贵脸皮厚,但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去做这种事。
“我想着能多赚点钱贴补家用呢。
我的工资太低了,还有四个孩子,不得不想办法增加收入。”
阎埠贵看着别人家的日子过得好,自己工资又低,实在不能不考虑开源节流。
他不像李国庆那样擅长占小便宜,他尝试着干苦力活才知道有多难。
“三大爷,您的身体怎么跟老何他们比,他们天生就有蹬三轮的本事,您可不行。”
李国庆摇摇头,现在还不是小学生内卷的时代,不然京城的教师也不会过得这么艰难。
“唉!我想请您给我出个主意呢,老何家按您的指导赚了不少钱,已经是全院最富有的家庭了。”
阎埠贵十分羡慕,希望能学着李国庆的思路,给自己开开窍。
李国庆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三大爷,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