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学会了,这在外面学缝纫机是要花钱的。
这样吧,你用鞋子当作报酬,我顺便教你媳妇用缝纫机,这合理吧?”
几个大妈听闻此事,纷纷出言支持贾张氏,鼓励她接受这项手艺活。
“贾张氏,您还在犹豫什么?这可是个不错的营生。”
“没错,那缝纫机挺贵的,总不能让它闲置在家生灰。”
这时,二大妈从后院走来,大声说道:“李国庆,我刚才看见秦淮茹在做衣服呢,是给孩子穿的小衣服,看着特别可爱。”
贾张氏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那您需要几双小鞋?”
“让我算算……”
李国庆知道贾张氏向来心软,便想了想说:“七双小鞋,再给我和秦淮茹每人做一双大鞋,‘九’这个数字寓意好,友谊长久。”
“哎呀,那得花不少工夫。”
贾张氏觉得数量有点多,虽然小孩鞋小,但做起来并不简单,尤其是鞋底还得加厚处理。
,!
“别急,这只是预定,孩子现在还不急着穿鞋子呢。”
李国庆想起婴儿时期通常穿袜子,一般到六个月后才会开始穿鞋。
“那行,我先给您拿一双鞋子,您和东旭的脚码一样,箱子里有现成的。
秦淮茹穿多大的鞋?”
贾张氏心想反正自己每天都在做鞋子,没什么损失。
“我也不是很清楚,您先给我拿一双,回头我再问问秦淮茹。”
李国庆模仿着阎埠贵搓了搓手,想到贾张氏答应送东西给他,心里十分高兴。
“您稍等,可说好了,得教我家碧华用缝纫机。”
贾张氏今年还没穿过新衣服,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决定不能再让缝纫机闲着。
贾张氏立刻回到屋里,刚好做完了一双新鞋,本打算给东旭的,现在先给李国庆吧,她箱子里还有很多存货。
李国庆真是厉害,连一毛不拔的贾张氏都被他说动了。
“你的缝纫技术这么好?没骗人吧?贾张氏可不是好对付的。”
院子里的大妈们看着热闹,她们也会做鞋,但有了贾张氏顶着,她们就能安心聊天了。
“当然会用了,我是钳工,这缝纫机再难也能学会。”
李国庆得意地说着,这时贾张氏从屋子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双新做的白底布鞋递给他。
“那是贾东旭吧,他也回来了。”
“看他背着个大包,看来是赚了不少,以后咱们院里可能又要多了几个农村媳妇了。”
李国庆回头一看,确实是贾东旭回来了,不知为何,总觉得他比以前瘦了些,也显得疲惫。
“妈,我回来了。”
贾东旭高兴地喊道,可当他看到李国庆和手里一样的布鞋时,愣住了。
“妈,你怎么又给李国庆送鞋了?这不公平。”
“东旭,李国庆会用缝纫机,愿意教给你媳妇,这鞋我就送给他了。”
贾张氏觉得这次送鞋没什么问题,也不算吃亏。
“他真的会用缝纫机?”
贾东旭有些惊讶,这事情太突然了。
“要不我们去你家看看缝纫机,都是同一型号的。”
李国庆虽然答应教怎么用,但这还不够,还得学会量体裁衣,不然只能做些简单的修补工作。
贾东旭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自己带回了好东西,正可以让人羡慕。
“李国庆,我要看看你到底会不会用缝纫机,不然这些鞋就退回去了。”
他脚上的鞋子还是半旧的,连这样的待遇都没有。
“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从不撒谎。”李国庆立刻站起来,把凳子还给陈大嫂后就跟贾东旭去了他家。
他记忆中从未到过这屋子,大妈们也跟着去看热闹。
进了屋,他发现实际比电视剧里看到的还要简陋,但缝纫机倒是很显眼。
他走近查看,伸手到下面,那里有个可翻转的圆形活动板,摆弄几下就将缝纫机翻出来了。
这种设计很巧妙,不用的时候可以当作桌子,边上还有一个活动加长板,方便使用熨斗。
“拿张凳子来。”
“好的!”
贾张氏赶紧递过凳子,兴奋不已,很快就能穿上新衣服了。
李国庆检查完所有东西齐全,买缝纫机时附赠了线团和针,他挑了一个合适的针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