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的家族,还享有轧钢厂的分红。
这怎么可能看得上许大茂呢,就像当年他姥爷瞧不上他父亲一样,资本家讲求门当户对。
许大茂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是二商局的唐副厂长的侄女,叫唐春燕。
她父母都在食品厂工作,双职工家庭,她是他唯一的女儿。”
“大茂,这门亲事不错,以后你们家就不愁吃啦。
咱们京城有两个商局,一个负责服装,一个负责食品加工,你这亲事挺好的,可要好好把握住。”
李国庆心想,果然不是娄晓娥。
按照常规的发展,许大茂结婚的时间也不会这么早,娄晓娥根本没什么关系。
“我也觉得很好!”
许大茂笑着,终于轮到他扬眉吐气了。
“行,我先送上祝福,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国庆并不打算在这事上搞破坏,毕竟许大茂是个绝户。
听罢这话,许大茂心里有些难受,你有钱买缝纫机,就不能随份子钱吗?
许大茂心情复杂地离开,回家后拿出父亲的老皮鞋擦拭,找了一只旧袜子,用力擦拭起来。
李家买缝纫机的事,在院子乃至附近的院子里都引起了轰动,因为主角是李国庆。
明明只是个小工人,没有长辈帮忙,却在短时间内娶妻、买大件、在厂里获奖。
简直可以说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直到各家吃饭时仍在谈论此事,无法回避。
中院,贾家屋内。
饭菜摆上了桌,贾张氏这次学乖了,看到簸箕里的四个窝头,立刻拿了两个握在手里,心想一定要吃饱。
贾东旭和媳妇对视一眼,各自拿了一个窝头吃起来,很快簸箕就被清空了。
“差点忘了,锅里还有东西呢。”陈碧华吃完窝头就去小厨房,很快端出一碗白面馒头。
“老婆,给我一个,我还饿着呢。”
“东旭,你是家里赚钱的,得好好吃饭。”
陈碧华将白面馒头分了一半给自己,咬了一口。
“不对劲啊,碧华,你怎么不早说还有白面馒头。”
贾张氏手里攥着窝头,突然觉得没那么香了。
“妈,你也从来没问过啊。
白面馒头要多蒸一会儿。”
陈碧华刚领了工资,决定不再忍气吞声,今天就要给这个恶婆婆点颜色看看。
“下次咱们都蒸好了再开饭。”
贾张氏无话可说,拿起筷子夹了几片白菜往嘴里送。
贾东旭皱眉,之前没太在意,最近听媳妇说得多了,现在觉得母亲吃得太多,还不做事。
幸好这个月起,工资不用上交了。
贾张氏吃完窝头,咂了咂嘴,没尝到白面,心里很不爽。
“东旭,今天把工资交上来吧,快过年了,你也该省着点了。
上个月你请了半天假,少了四毛多,这个月我给你留了三块五的生活费,够用了。
你看秦淮茹一个月才三块钱,不也过得挺好?”
贾张氏开始惦记起钱来,养儿防老,不就是图这个吗。
“娘,人家秦淮茹这个月拿了五块,在厂里都能吃白面了,我怎么还是窝头配咸菜。”
贾东旭越想越觉得让媳妇掌管钱财是对的。
“哎呀,她那是先甜后苦,以后免不了过苦日子。
咱们得先苦后甜,等你的工资涨了,日子自然就好了。”
贾张氏伸手就要拿回自己的钱。
谁知贾东旭摇了摇头:“娘,我已娶妻,以后家中银钱交给碧华管,每月给我五块就行。”
“什么?让她管钱?这成何体统!”
贾张氏震惊了,反应过来便破口大骂:“好啊,陈碧华,你这是跟我作对,把东旭也拉过去。
咱家自打你公爹在世时,钱就由我来管,这是贾家的规矩。”
陈碧华也不是软柿子:“娘,我和东旭都成家了,哪有婆婆还管小辈钱财的道理。
今后家里事您就别操心了,吃的喝的,我都会买回来,您只管享福就是。”
“哎呀,这不成,你刚进门,哪里会买便宜菜?这钱你可管不好。”
贾张氏急了,她才四十多岁,怎么能被儿媳压住?
“娘,您放心,这些我都会,早市买新鲜便宜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