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破晓时,雨停了。张小帅跪在赵承煜的衣冠冢前,墓碑上的刻字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晰。陆昭雪将完整的镇魂图投入火盆,跳动的火焰中,钩纹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其实赵百户后来发现了真相,"她望着天边的朝霞,"这些年他四处追查,就是想弥补当年的过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个月后,锦衣卫府衙重新修缮完毕。张小帅站在新立的石碑前,碑上刻着所有死难者的名字,包括赵承煜和陆昭雪的族人。每当雨夜,府衙的屋檐下仍会传来隐约的呜咽,但再无人见过带着钩纹的冤魂。有人说,那是镇魂图的力量终于安息,也有人说,是每个坚守正道的锦衣卫,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而绣春刀上的北斗纹,在月光下依然明亮,仿佛在诉说着: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终将涤荡一切阴霾。
丹房聚魂劫
暴雨如注,雨水顺着百户府残破的屋檐倾泻而下,在青石板上砸出密密麻麻的水花。张小帅握着还在滴血的绣春刀,刚从赵承煜遇害的现场退出来,衣甲上沾满泥浆与血污。就在这时,一声带着惊惶的呼喊划破雨幕:"张大哥!"
声音是从书房方向传来的。张小帅心头一紧,提着刀冲进雨帘。泥泞的庭院里,积水倒映着破碎的窗棂,仿佛无数只睁大的眼睛。他跨过门槛时,靴底踩碎了半块刻着北斗纹的青砖——那是赵承煜生前最珍视的机关标记。
书房内一片狼藉,暗格的机关锁已被暴力撬开,檀木匣大敞着,里面空空如也。苏半夏浑身湿透地跪在满地狼藉中,苍白的脸上还沾着木屑,手中紧攥着半幅泛黄的地图。她抬头望向张小帅,眼神中满是恐惧:"有人...有人闯进来,拿走了赵大人藏的东西!"
张小帅蹲下身,接过那半幅地图。纸页边缘焦黑,显然经历过烈火焚烧,却依旧能看清上面朱笔标注的"西苑丙字丹房"。更令人心惊的是,地图四周画满诡异的飞鱼纹符咒,鱼眼处用朱砂点成血色,鱼鳍如利刃般向外张开,与他前日在《方士秘录》残卷中见过的聚魂阵图如出一辙。
"这图...是赵大人三日前从黑市商人手里换来的。"苏半夏声音发颤,"他说事关重大,让我藏好,还说若有不测..."她突然捂住嘴,泪水混着雨水滑落。张小帅的指尖抚过地图上的符咒,触感凹凸不平,竟像是用某种特殊的血墨绘制而成。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沉闷的钟声。更夫敲着梆子,声音在雨夜里显得格外凄凉:"三更天——小心火烛——"张小帅猛地起身,将地图塞进怀里。三更天,正是阴气最盛之时,而西苑丹房,正是当年嘉靖皇帝炼制长生丹的地方,据说死过无数宫女太监,怨气极重。
"你留在这里,不要乱跑。"张小帅对苏半夏说。可少女却固执地站起身,从案几上抄起一把匕首:"我跟你一起去。赵大人待我如兄长,如今他...我不能袖手旁观!"她说话时,袖口滑落,露出腕间一道新鲜的抓痕,三道血痕深可见骨,边缘泛着诡异的青黑色。
张小帅眉头紧锁,但此刻没时间细问。两人冒雨冲出百户府,踏着积水向西苑奔去。路上,张小帅将赵承煜密室遇袭、陆昭雪出现以及镇魂图的真相,简略地告诉了苏半夏。少女听得脸色煞白,却握紧匕首,脚步愈发坚定。
西苑的宫墙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墙头的琉璃瓦蒙着厚厚的青苔,仿佛一张长满霉斑的脸。丹房的大门虚掩着,门缝里渗出缕缕青烟,带着刺鼻的硫磺味。张小帅刚要推门,苏半夏突然拉住他的胳膊:"等等!这烟...不对劲。"
她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几粒白色药丸,递给张小帅:"含在舌下。这是我用避秽草炼制的,能抵御迷香。"张小帅依言照做,一股清凉从舌尖蔓延开来。推开丹房大门的瞬间,一股热浪夹杂着血腥气扑面而来。
屋内烛火摇曳,十六盏铜灯围绕着中央的丹炉,灯油竟是黑红色的。丹炉上方悬浮着半幅黄绢,正是赵承煜拼死保护的镇魂图残片。而在丹炉前,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做法——陆昭雪身披道袍,手中桃木剑缠着锁链,剑尖挑着那半幅地图,口中念念有词。
"果然是你!"张小帅抽出绣春刀。陆昭雪却头也不回,冷笑道:"来得正好。聚魂阵还差最后一味祭品,你的锦衣卫血,再合适不过。¢看-书+君? ?已*发-布^罪!新\章,劫,"她话音未落,丹房四壁突然亮起无数飞鱼符咒,地面的青砖缝隙中爬出密密麻麻的银色蜈蚣,每只蜈蚣的背部都烙着钩纹。
苏半夏挥匕首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