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大田叔比昨天晚了一些到来,加上宋瑶枝,今天一共四个人到县里去,一个是在县里卖酒的酒婶儿,另两个是大运叔的两个儿子,都是在县里做长工的。′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酒婶儿也不是每天都需往返县里,她家在县里有一间酒铺子,县里的酒不够了才会回村子搬一些酒过去。
如果搬往县里的酒不多会坐大田叔的牛车过去,如果搬的酒较多多则选择自己雇牛车去县里。
“衍三郎媳妇,你这背的是啥,这香味儿都飘出几里地了。”酒婶儿咽了咽口水。
大田叔和笑呵呵道:“是啊,你背篓上装的是啥,可真香。”
这几个都是熟人,大运叔曾帮自己编织了这个背篓,以后也都要乘坐大田叔的牛车,宋瑶枝大方地拿出四个酥饼出来送给众人。
“我做的酥饼,准备到县里去卖,你们帮我试试看看味儿如何。”宋瑶枝从背篓中拿出了几个酥饼递给大家。
众人都知道林衍的情况,不太好意思要宋瑶枝的酥饼,酒婶儿家在村中算是比较富裕的,她开口道:
“这哪成,你这准备买多少文钱一个,我按实价买。+w^o\s*y!w..′c-o¢m+”
“酒婶儿可别,您这可不是看不起我么,这饼儿也不值甚钱,第一次尝个鲜,下次可要收您银钱的。”宋瑶枝笑道。
话到这份上,众人也便不再推了,大田叔接过酥饼,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你这酥饼好吃,脆香脆香的,你丰年叔好这一口,你再给我四个,这次你可别不收我钱,再让你吃亏我可不干。”酒婶儿不愧是做生意的,口才也了得。
宋瑶枝笑道,“谢酒婶儿咧,四个一共8文,丰年叔要是觉得好吃可得帮我给邻里街坊介绍介绍。”
酒婶儿笑呵呵道:“一定的,你这酥饼这么好吃,肯定能大卖。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你就别去城东那头卖了,你直接去城南那头,那头的人对吃食比较讲究,你这吃食新鲜,很多人就图这个新鲜。”
宋瑶枝觉得自己挺幸运,昨天和今天都遇到指点自己的人,“今天幸好遇到婶儿,不然我还真去了城东那边了。”
众人在说说笑笑中不多会便到了县里,宋瑶枝下牛车后直奔城南而去。
城南没有可摆摊的位,宋瑶枝便背着背篓边走边喊:“卖酥饼了,新鲜脆香好吃的酥饼,老少皆宜,不好吃不要钱。~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
不少人听到这脆生生的叫卖声都望向宋瑶枝,有图新鲜的人过来直接买了一个试吃,不少人在观看他的反应。
只见他三两口的把手中的酥饼吃掉,又买了三个,观望中的人也没有犹豫过来买了,不少人一买就买几个,不多时就卖掉了一半。
人都是有从众的心理,大伙儿见到这边聚集这不少人,也都往这边来看热闹,吃过的人都说好吃,宋瑶枝被围着忙得不亦乐乎。
不到两刻钟,酥饼一扫而空,这速度惊呆了宋瑶枝,没买到的人有些失望,宋瑶枝便跟大家说明早自己会再来。
有人看见宋瑶枝背篓里的还有半篓子东西,便问是什么。
宋瑶枝趁机将花朵和花瓶、篮子拿出来跟众人看,只有一两人感兴趣,其他人便走开了。卖出了一个篮子和一套花瓶。
昨晚林衍跟宋瑶枝说,可试试在县里几大教书先生家附近转转,尤其最多学子的白先生家的学堂。
这些工艺品年轻人比较稀罕,宋瑶枝看看天色尚早便直接问路到白先生的学堂外面摆摊儿,果然吸引了不少来上学堂的学子驻足观望。
几个穿着锦衣的公子看了喜欢的便让书童直接买下。
在这里小动物的织物更受大家稀罕,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学童,简直爱不惜手。
两刻钟后,几乎没有看到再来学堂的人,想必学堂已经开始授课了。
看着背篓里面还剩下的两套花瓶和花,一个篮子和几个小动物,宋瑶便收拾东西回去,经过城南,她边走边叫卖,又卖出了一套花瓶和花。
望着天色,大概是九点多钟,宋瑶枝便到猪肉摊准备买些瘦肉和骨头。
猪肉铺的生意很好,尤其是肥肉已经所剩不多,剩余最多的是骨头和排骨。
排骨是宋瑶枝的最喜欢吃的猪部位,这排骨居然才6文钱一斤,宋瑶枝一次买了三斤,这跟捡到宝没有什么区别了。
回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