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自杀的场景不复存在,出现的是一个小男孩。.q!i`s`h′e\n/x·s..!c,o_m·
小男孩刚出现的时候是在站在光圈里的。
接着每出现一个剧情场景,小男孩就会后退一步。
随着剧情的发展。
小男孩一步步地退出光圈,最后只能站在阴暗的角落。
演员转换间,这个小男孩逐渐长大,变成了那个一开场就跳楼自杀的男人。
角落黑色的幕布被倏地拉开。
紧张的音乐伴奏响起。
那些在前面剧情里出现的所有人物,她们的双手都在年轻男人的后背。
把男人推向高楼。
男人面向观众,正面看不到他背后的手。
男人从高楼跳下,他背后的黑色幕布也随着落下。
推他的众多双手隐在幕后,仿佛从未存在过。
伴奏转成悲沧昂扬的曲调。
接着一道低沉磁性且富有感情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剧院。
“冷漠,偏见,歧视,言语暴力,把人推向无止境的深渊,是杀人于无形的双手!”
剧终,帷幕落下,灯光亮起。′微^趣,晓?税′ \已-发?布`蕞!欣-漳\結-
这个舞台剧不长,从开始到结束大约一小时。
却足以震撼人心。
结束的时候,在场的很多观众都还没缓过神来。
甚至有些观众看得眼角通红。
这个结果,安予欢很满意。
她包下旦尼大剧院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她们意识到她们的行为,她们对沈渊的欲加之罪,到底会对一个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
安予欢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陪着沈渊,她不能陪沈渊长大。
虽然她已经给沈渊铺好了后路,但这也仅代表沈渊会有一个物质条件富足的成长环境。
人们愚昧无知的偏见依然会诸加在沈渊身上。
空口劝说,往往是最苍白无力的。
因此安予欢想到了用舞台剧的方式来感化她们,以戏剧的形式引起她们内心的共鸣。
结果如她所料,直面的呈现,效果显著。
接下来一个月,依然会有相同主题,但内容呈现形式不同的舞台剧演出。!x\4~5!z?w...c′o¢m/
内容呈现形式不同,观众就不会看腻。
主题相同,就会不断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这样她离开后,沈渊成长的环境也会相对健康...
—
月亮高悬,繁星点点。
安予欢牵着沈渊,送他回徐家面馆。
走到一半。
沈渊突然站住,停下了脚步,沉默不语。
舞台剧演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姐姐的用意。
那一刻,他的内心被震撼到似是要挣脱出胸腔。
有感激、有感动。
但之前一个多月被他刻意忽略的事情,也随着涌上心头。
在外人看来,姐姐她是富家千金,钱多心善。
而他是个幸运儿,他因为长得像她的弟弟,所以得到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一切在别人看起来都合情合理。
但他与姐姐日日相处,他最清楚,她对他的照顾,不仅细致入微,而且极其用心。
这种用心已经远超出面对一个仅是长得像自己弟弟的陌生人的范围。
特别是在今晚的舞台剧演出之后,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他心非铁非石,他能感知到姐姐对他的好是真心实意的,他也一定会报答姐姐的。
可那个疑惑,自走出大剧院开始,就萦绕在他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小渊,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安予欢声轻语温地询问。
沈渊没有即刻回答。
过了几秒,他深呼了口气,抬起眼眸,神色极其认真,“姐姐,谢谢你那么尽心尽力地帮我。”
顿了一会。
他又接着道,“姐姐帮我,真的只是因为我长得像姐姐的弟弟吗?”
第13章 他的神明
安予欢被问噎住。
她垂眼又抬眼,看地又看天,唯独不敢看沈渊。
这要怎么回答?
继续编故事?
还是如实相告?
但突然告诉一个人,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