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 第448章 蜀中信来·暗潮翻涌

第448章 蜀中信来·暗潮翻涌

阿七的手在发抖。/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

苏婉儿接过青竹筒时,指尖触到的凉意顺着血脉往骨头里钻。

她垂眸看那枚牡丹纹封泥——花瓣边缘的蜡色比寻常更艳,像是混了朱砂。

这是杨国忠最爱的纹饰,当年他在相府宴客,每道帖子都用这种红得滴血的牡丹印。

"去烧盆热水。"她声音平稳,指腹轻轻摩挲封泥,"再让厨房备盏陈皮茶。"阿七应了声,退下时带起一阵风,吹得案头的《河陇粮道图》沙沙作响。

竹节在掌中裂开的瞬间,有墨香混着潮气涌出来。

信笺是蜀地特有的麻纸,纹路粗粝得硌手。

苏婉儿展开第一页,只扫了两行,后颈的寒毛便竖了起来——开头是"杨氏旧部顿首",接着是"圣躬违和,太子暗结边将",最后竟写着"愿与苏娘子共举清君侧大义"。

烛芯"噼啪"爆了个花。

她盯着"清君侧"三个字,系统的浮窗突然在眼前炸开:【历史原线:天宝十二年,剑南道有匿名信诣阙告太子谋逆,玄宗震怒,太子党遭清洗】。_优\品~晓·说+蛧? `首,发¢

"好个拉拢分化。"她将信笺按在案上,指甲在"共举"二字下掐出月牙印。

杨国忠倒台后,余党要么贬官要么流亡,如今突然跳出来,分明是想借她苏家的名声当枪使——若她应了,便是与太子为敌;若不应,这信落在东宫手里,又成了说不清的嫌疑。

"阿七!"她扬声唤道,"去请王御史来。"

王敬之来得很快,官靴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脆得像敲玉。

他掀帘进来时,腰间的银鱼袋还沾着外头的寒气,"苏娘子急召?"

苏婉儿将信递过去,烛火在她眼底晃出冷光:"杨氏余党不甘寂寞,又开始搅局了。"

王敬之的指尖刚碰到信笺,动作便顿住了。

他垂眸细看,喉结动了动,指节渐渐攥紧信角:"这信若流入东宫......"

"会成太子的眼中钉。"苏婉儿替他说完,"但我们若主动送过去呢?"

王敬之猛地抬头,眼底闪过锐光:"娘子是说......"

"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将副本送进太子府,务必让杜鸿渐亲手接下。_鸿.特!暁\税·旺· ¢冕,废·阅?黩*"苏婉儿将茶盏推到他面前,陈皮香裹着暖意漫开,"太子最恨被人构陷,我们递信,一则表忠心,二则把水搅浑——他们要拉我们下水,我们便让他们自己先呛着。"

王敬之捏着信笺站起身,银鱼袋在腰间撞出细碎的响:"下官这就去。"他走到门口又回头,"娘子可要同去?"

"不必。"苏婉儿望着窗外渐起的暮色,"我去渭水营。"

渭水义勇军的营地飘着干草和马粪的味道。

苏婉儿踩着结霜的泥地进了帐,系统的地理沙盘在眼前展开——蜀地的山峦化作青灰色纹路,其中一条细若游丝的红线正往吐蕃边境延伸。

"天命推演。"她在心底默念,沙盘突然泛起金光。

【检测到隐藏命运线:剑南杨氏旧部联合吐蕃赞普,欲于松州制造边乱】

冷汗顺着脊背滑进衣领。

她抓过案头的狼毫,在羊皮纸上疾书:"松州守将贪墨,吐蕃或借冬雪封山前袭扰。"写完吹干墨迹,折成细条塞进竹筒,"速送朔方军李光弼将军,走飞骑传。"

亲兵领命而去时,营外的号角正吹响晚操。

苏婉儿望着沙盘里逐渐扩散的红雾,攥紧了袖口——原史线里,松州之乱是在安史后才爆发的,如今提前了整整三年。

傍晚时分,王敬之带着寒气冲进书房。

他官服前襟沾着星点酒渍,显然是从太子府直接过来的:"太子看完信拍了案,说要彻查蜀中官员与吐蕃往来的记录。"

"好。"苏婉儿拨亮烛芯,火光照得她眉眼分明,"你去告诉杜鸿渐,让他整理一份《西南防务备忘录》,要夹上苏氏对川地商道的新规划。"

王敬之挑眉:"商道?"

"太子要查边患,总要有粮草支撑。"苏婉儿指尖敲了敲案上的《河陇粮道图》,"苏氏的商队能打通松茂古道,这是投名状,也是筹码。"

夜更深了。

苏婉儿坐在案前,面前摊开三本账册:一本记着郭子仪的粮草需求,一本是东宫最近的人事变动,第三本夹着王敬之的交往记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