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变身清冷校花,本想一心学习 > 第119章 科研经验分享会

第119章 科研经验分享会

周六,清晨。.q!i`s`h′e\n/x·s..!c,o_m·

昨晚下了一场细雨,空气呼吸起来格外清新。

江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按照惯例,陆安山很早就来了办公室,处理各种行政工作,尤其是今天那场经验分享会的相关事宜。

除此之外,他还会顺便在网上翻阅科研期刊,追踪学术界的新进展。

昨晚,《nature》发布了最新一期刊物。

由于这本杂志是周刊,更新速度很快,刊载的论文也不一定涉及计算机领域。

陆安山一般只翻翻目录,看到有意思的标题,才细细品读一番。

这一次,他刚把目光放在期刊目录上,就有篇标题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是一串英文。

翻译过来的大致含义是,“针对强人工智能的自进化算法”。

强人工智能吗?

陆安山并不意外。

学界对这个关键词的讨论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大多数研究都显得隔靴搔痒。

在前人的工作上修修补补,纯靠工作量取胜,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便导致,强人工智能仍然没能走入现实,更多还是个科幻小说里的名词。

不过,这篇讨论强人工智能的论文,却和其他论文不太一样。

光看标题很是唬人,并且登上了nature。

这无疑激起了陆安山的兴趣。

他戴上一副眼镜,认真阅读了一遍论文的正文内容。

只见他苍老的眼眸中逐渐绽放出光彩,表情也渐渐变得难以置信。

这篇论文思路奇诡,从机器学习的本质出发进行讨论,观点鞭辟入里,公式推导无懈可击,满满的都是干货。

很多地方,都让经验丰富的陆安山心里不禁产生“居然还可以这样”的想法。

通篇读完,陆安山缓缓呼出一口气。

他认为,基于论文中提出的方法,构建出的自进化算法,有很高的可行性。

就像当年,《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一文提出了transformer架构,直接催生了大语言模型的蓬勃发展一样。

由这篇论文衍生出的各种实际应用,更是难以估量。

虽然这些文字和公式还写在纸上,但它们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切实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一篇足以引发学术界海啸的论文。

好文,好文啊!

心念电转,陆安山将激动的情感压制在内心中,面色没怎么变,只是想看看写出这篇惊世之作的作者究竟是谁。

标题下面,写着两个孤零零的作者名,似乎有些眼熟。*看?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全¢

“拼音?炎国人?”

光看拼音,没有汉字,陆安山第一时间没产生什么联想。

不过,当他看到作者下方那行再熟悉不过的通讯单位时……

“江城大学?!”

陆安山不信邪地揉揉眼睛。

拼音忽然自动转变成汉字,刹那间,一张清丽的容颜便出现在他的记忆中。

……

依山而建的江城大学,处处萦绕着绿意,步行其中,让人心旷神怡。

要说江城大学最出名的山,那便是珞珈山了。

行政楼,樱园,建国先辈住过的老别墅,都是沿着珞珈山依山而建。

而在珞珈山对面,还有一座规模较小的土山。

这座山的名字,一般人还真不清楚。

其名为狮子山。

沿着狮子山的山坡,建有江城大学最为古老的学生宿舍楼——老斋舍。

老斋舍的构造十分奇特,整体由几个回字形拼接而成,外部为墙面与窗户,内部则围绕着一圈圈的廊道,以供晾晒衣物。

左中右共有三道大门。

大门下方设有阶梯,既可以登上狮子山,也可以登上老斋舍顶部的平台,一览江城大学风貌。

而在狮子山的顶部,也就是老斋舍的上方,矗立着一栋年代久远的建筑。

飞檐画角,龙凤卷云,见证着岁月兴衰。

这就是江城大学老图书馆,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直到新图书馆落成,才渐渐演化为校史馆、报告厅之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