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文点头表示赞同:“可不是嘛,要换别人这样,我可不喊他叔。”
“这跟年纪大小没关系,是本事问题!”
林耀东瞥了眼站在族长旁边的小舅子林宗辉,轻声说道,“现在这世道,讲的是真本事,谁有能力谁就能往上爬。
天耀这么年轻就当了状元,这可是给家里争光的大好事,搁以前,那得刻碑留名呢!”
他说话声音适中,周围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年轻人觉得这很正常,因为现在嘛,有钱才是硬通货。
像林耀东,虽然年纪小些,但塔寨林家人还是很尊重他,还不是因为家里有钱。
老一辈的人心里虽然有点不是滋味,但一想到自家的孩子,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塔寨村里,要说有钱又有出息,还得数林耀东兄弟俩。
就算林宗辉接手了老爹林宗京的装修队,在羊城干得风生水起,也还是比不上林耀东兄弟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林宗辉心里当然明白这些,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火车站入口,就等着林天耀现身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快到两点了,火车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路人和旅客看到一群人举着牌子在等人,都纷纷议论起来。
听说今年的满分状元要回乡,很多人停下脚步看热闹,都想看看状元长什么样。
就在这时,几辆车急匆匆地停在了火车站门口。
几个穿着正式、一看就像是领导的人下了车。
林耀东一看到他们,眼睛立刻就亮了,赶紧招呼族长林宗明一起大步迎上前去:“张书纪,王局长,您二位怎么突然大驾光临了?”
书纪的秘书小声提醒道:“书纪,这位是塔寨村的支书。”
一听说是塔寨村的支书,张书纪马上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林支书,多亏你们这些基层干部的努力,才给我们东山市培养出了一个高考状元。”
林宗明虽然平时很少跟这种大领导打交道,但毕竟也是管场中人,立刻毕恭毕敬地回答:“张书纪太客气了,这都要感谢各级领导的英明指导,我们东山市的教育才有了质的飞跃,这才出了个满分状元。”
——
——
大概两点十分左右。
林天耀从火车站出来了。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群人等在那儿,旁边还有两个年轻人举着“状元及第”
的牌子。
这还用得着猜吗?肯定是塔寨村来接他的。
“天耀!这边!”
林耀桦之前去过汉东省,跟林天耀见过一面。
现在看到他拎着行李箱出来,热情地跑过去说:“天耀,把箱子给我吧,市里的张书纪和教育局的王局长都在等着呢。”
林天耀还没反应过来,他的行李箱就被林耀桦抢过去了,接着就被带到了人群面前。
林耀桦激动地介绍说:“张书纪,王局长,这位就是林天耀!”
人都喜欢看脸,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张书纪仔细打量了一番林天耀,发现他长得英气逼人,非常满意地说:“看看,看看,果然状元就是不一样,仪表堂堂,真是少年英才。”
回过神来的林天耀也镇定地说:“张书纪过奖了,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没想到领导亲自来接,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这没什么,你可是给我们东山市争光了,我代表全市的老百姓欢迎你回来。”
张书纪爽朗地笑着伸出手:“状元郎,欢迎回家。”
小说嘛……
林天耀一时有点发懵,但还是伸手跟对方握了握:“张书纪,您太客气了,我哪儿敢当。”
说真的,张书纪这话是发自肺腑的。
打从改革开放那会起,东山市虽然靠着大海,但地理位置有点特别,经济就是搞不上去。
明明有着像海陆丰那样的大渔场,经济排名却老是垫底。
这样一来,东山市流失了好多劳动力和人才。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背井离乡出去打拼。
听说全国闻名的高考满分状元林天耀是东山人,不知道多少人乐坏了。
“咔嚓咔嚓……”
就在这时,书纪带的工作人员赶紧掏出相机,把状元和书纪握手的场景给拍了下来。
他们从不同角度一顿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