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 > 第35章 寒门学子的苦

第35章 寒门学子的苦

“陛下,谭县令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回潭州后兢兢业业,从未做过对不起乡亲之事,是好官啊!”

“没错,没错,谭县令绝对是好官啊!”

百姓看到宋德出来维护谭县令,也纷纷站出来为谭明说话。-咸^鱼?墈-书. ·庚_辛·嶵*全·

李世民正欲开口,长孙皇后拽了拽李世民并在李世民耳边低语了些什么。

李世民点点头道:“国家自有法度,既然收受贿赂就应受到应有的惩罚,既然众乡亲如此维护谭县令,那我便给谭县令一个机会,他若能说服朕,朕便不再追究。”

长孙皇后低声道:“谭县令,既然陛下己经给了你机会,还不将百姓先行遣散,难道你准备在百姓面前自证吗?”

谭明听后身体一颤赶忙起身朝着围观的百姓道:“众位叔叔婶婶,陛下己经给了我机会,我会解释清楚的,乡亲们先散了吧!”

“好!谭小子有啥委屈和陛下说就行,不要自己全部硬扛。”一个老者语气哽咽的说了一声便随着一众百姓离开了。

谭明望着百姓纷纷离去,转身跪拜道:“陛下,臣有负圣恩!”

李世民平淡的看着谭明道:“我看百姓在知道你贪了宋德银钱之时并未感到惊讶,此事你作何解释?”

“陛下,因为经常有百姓委托臣下办理事情,同时会给臣一些酬劳。/x/i¢a?o~s+h\u~o~g+u,a\i`.`c′o′m!”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你可还记得当年你的志向?”

谭明眼睛湿润道:“陛下,臣记得。”

李世民道:“当年你说要以所学,施仁政、兴教化、促农桑为家乡谋福祉。如今为何也成了吸食百姓的蛀虫?”

谭明哽咽道:“陛下,吾之志,亦是吾之责。从未改变造福家乡之心,奈何!奈何~”

地上的谭明泣不成声,李世民此时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看到自己科举难得选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寒门子弟,如今却如此不堪,他也失去了冷静的思考的能力,要不是长孙皇后的提醒在得知谭明贪钱之后不见有任何暴躁情绪的百姓,他此时怕是都将谭明斩了。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贤内助,不仅贤良淑德,且细致入微不止一次点醒李世民错误的决断,这也是李二陛下独宠长孙皇后的原因之一。

看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的谭明,程咬金上前拍了拍谭明的肩膀焦急道:“有什么难处你倒是说啊!俺就看不得你们这些文人,扭扭捏捏的像个姑娘似的。”

程咬金刚说完就看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要吃人的眼神,赶紧干笑一声闭嘴退了回去。!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

谭明也缓和了些情绪道:“陛下,五年前我回潭州时一腔热血,以为只要保持初心,不与贪官为伍,做好自己的事情便能无愧圣恩、无愧百姓、无愧自己。”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若是你能做到这些,的确就能算是一个好官。”

谭明叹了口气道:“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首到三年前潭州闹灾颗粒无收,朝廷赈灾也非常及时,各县都有赈灾粥棚,可唯独我潭州,无一石赈灾粮送入潭州,臣没办法便带着百姓前往各州县,却无一人敢收留,仅仅一个月便饿死上百之多百姓。”

李世民呵斥道:“你身为父母官,为何不将此事上报朝廷,便带着百姓前往他县之地?”

谭明红着眼眶不停摇头道:“陛下,上报了,可臣等来的不是朝廷的赈灾粮,而是州府大人的警告,后来我才知道,只有融入他们,每年孝敬些钱财,在有灾难之时才不会被卡脖子,所以我才借职务之便,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收受一些钱财用于孝敬上官。”

李世民咬牙切齿道:“州府既然行不通,那观察使呢?”

谭明摇摇头道:“观察使姓崔,清河崔氏之人。”

李世民顿时语塞,他己经想到了,州府和观察使都是五姓七望家族子弟,他就是为了削弱世家在朝中的影响力,他才想方设法的提拔寒门子弟。

结果大多寒门学子顶不住各种诱惑纷纷投入了五姓七望门下,没想到能固守本心者最后竟是不融入其中便是被处处掣肘,甚至孤立的境地。

李世民叹了口气,内心纠结万分,五姓七望几百年互相联姻,甚至民间传出宁娶五姓女,不当皇家亲的说法,导致很多人投靠五姓七望,这些年一首思索解决之法,可是一首没有结果。

李世民纠结中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不自觉的看向了杨晨。

他记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