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4章:人生第二春
“殿下光临寒舍,草民不知,未能远迎,请王爷恕罪。\c¢u?i~w_e·i^j+u!.^i`n~f?o~”李白疾步快走,进入屋中,伏地跪拜。
“李翰林,快快请起。”永王起身,亲手将李白搀扶起来。
“韦郎官快快请坐。”李白右手一伸,恭请道,吩咐客清为二人沏茶倒水。
客清倒完水,便起身去了隔壁居室。
“李翰林最近可有惊世佳作传出?”永王侧身问韦子春。
“李翰林才华横溢,凡有诗作,必定令人侧目。现隐居庐山,不足为外人道,想必也应该有佳作,只是微臣不知罢了。”韦子春恭维道。
“那就请李翰林自己来,拿出新近佳作,让本王欣赏拜读。”永王侧脸注视着李白。
李白倒也不客气,直接从案几上抽出一张宣纸,展示给永王看,永王拿在手中,抑扬顿挫地吟诵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随即,永王大声称赞道,“好诗!一如既往的好诗!既写出了瀑布的舒展洒脱,又充满了瑰丽想象。像极了李翰林那飒爽豪放的性情,读来令人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表面写景,实则抒发了李翰林内心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实在是妙不可言,令下官佩服之至!”韦子春趁机附会道。
“嗯,有这层意思!”永王不失时机地附和道,“既然有这种豪情壮志,为何不走出山林,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拼搏一番哩?”
“王爷见笑了!草民哪里有什么雄心壮志可言?不过是如实写景由情而发罢了。”李白马上表态道。
“李翰林,久居山林,难不成已经消极避世了?早年间,那个要仗剑走天下的激情少年郎哪里去了?那个四处结交长安达官显贵的剑南少年哪里去了?”韦子春借机刺激道。!l~a\n^l^a*n`x^s...c!o+m~
“哎,垂垂老矣,不提当年!”李白摆摆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孟德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实现抱负抚慰苍生的梦想,汉高祖人到中年才幡然悔悟要做出一番惊世成就。即便是当今朝廷,哥舒翰将军也是父丧奋起振作图强,才有了积石山之战的勇猛传世,才有了石堡城之战的辉煌战绩。李翰林年仅五旬,不足花甲,何言敢说老?”永王责怪道。
“王爷批评的是!”李白低头颔首道。
“今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正是各路英才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李翰林岂能错过这个好时机,何不将胸中的浩然正气化作仗剑走天下的正义行为?”永王敦促道。
“王爷高抬了,草民就是一个写诗作赋的文人,哪里懂什么领兵打仗?”李白推辞道。
“张巡进士出身,出任真源县令,饱读诗书,从未有过打仗经历;颜杲卿潜心书法,文思隽永,哪里想过领兵打仗?然安禄山起兵反唐,所到之处烧杀淫虐,无恶不作,颜杲卿奋起反抗,手刃叛贼,英勇就义;张巡困守雍丘,硬是在叛军的身边擎起了大唐一片蓝天,在这之前,他哪里带过兵杀过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永王举例道。
“与张巡颜杲卿相比,草民什么也不是。赋诗作文也许还行,领兵打仗实在不行。”李白连连摇头道。
“作为本王的参谋总是可以吧?”永王笑道。
“这个……”李白眼光不觉飘向内室门口。
“李翰林惧内?”永王说笑道。
“非也!”李白脸红脖子粗,赶紧否定,“草民觉得,自己不擅长,恐怕指导失误,会误了王爷的大业!”
“本王都不怕,你怕什么?”永王朗声道,“李翰林,虽然本王知道你出身富商巨贾之家,不缺少银钱,但是,父母有钱,羞于张口;兄弟有钱,无法常借。¤6~1=)看3书=={网?§} ×μ首??×发¨你隐居山林,清闲度日,总少不了为油盐发愁吧,这五百两金子,权当本王的见面礼,还请李翰林莫要嫌少,快快收下。”
永王示意两个军士把紫檀木箱子奉上来,打开箱盖。
李白见了,连忙摆手,拒绝道,“使不得,使不得!王爷屈身前来,已经令草民恩宠无限,哪里敢收下王爷如此厚重之礼。”
“区区小事,何必挂齿。”永王吩咐军士退下,责问道,“想当年,李翰林在宫中,没少得到父皇的赏赐吧,今日为何要拒绝本王的见面礼?”
“常言道,无功不受禄,草民未曾给王爷效力分忧,怎么能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