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2章:李氏父子
杨国忠从麟德殿出来,高力士忙跟上去问道,“陛下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陛下说了,安禄山为大唐守卫边关,二十万兵马的养护费依靠他自己铸造钱币来支撑。°看′书?君~ ??已?发[t¨布3最e新2a章?节?陛下恩准了,本官还能说什么?”杨国忠叹息道。
高力士兀自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陛下这是咋啦,谁的话都不愿听。”
高力士径直步出大明宫,走到马玄明的身边,将他从地上搀扶起来,安慰道,“马折冲,快快请起,你回去吧。”
“陛下究竟怎么说?”马玄明追着高力士问。
“陛下自有分寸。”高力士不忍心看马玄明失望,丢下一句,扭头就走。
“自有分寸。分明是纵容安禄山!从此以后,大唐国将不国也!”马玄明发出一声长叹。
高力士听闻,慌忙折身回来,嗔怪道,“马折冲忧心国事,难能可贵。然口出此言,甚为不妥,恐为小人听去,诬你个妄议朝政的罪名。”
望着马玄明远去的背影,高力士迷蒙了双眼,抬起衣袖,揩了揩眼角的泪水。
马玄明急匆匆去了长安,马光谦忧心如焚,生怕父亲一时冲动,做出过激言行,惹恼圣上。立刻对马凌虚说,“虚儿,太父一生纵横沙场数十载,斩杀无数夷狄奸贼。此心日月可鉴,此情江山共鸣。这次舒恪无罪释放,已经让他痛心疾首,然舒恪高调宣称,要为东平王铸造钱币,恐刺激了你太父。还望你速速去一趟洛阳,劝劝他。”
马凌虚应允。先骑马到杭州,再坐船从杭州一路北上,过扬州到楚州。
路上,马凌虚心情很低落,她回顾了三年来的悲苦人生,不觉潸然泪下,独自坐在兰舟上迎面哭泣。
虚儿数次劝说,她置之不理。+8`6*z?h_o′n¨g·.-c!o*m,
一日,黄昏,残阳如血,摇摇欲坠,低垂在西面江岸,照映在水中,仿佛洒了一层金子。
马凌虚望着江水发呆,再次想起了死而复生愈加张狂的舒家,死去的莲儿和乳母,决绝离去的太父,郁郁不得志的父亲,不由得悲从心生,两行清泪夺眶而出,弥漫在脸颊,淹没了心脏。
忽然,船舱中走出一位面容清瘦怀抱琵琶的女子。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冯清。
“外面坐的可是虚儿妹妹?”冯清轻声问道。
马凌虚听闻,忙转身过来,望见冯清,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流。
“正是。”马凌虚伸出右手,用衣袖揩了一把眼泪,忙应道,“姐姐,还在船上吟唱。”
“嗯!”冯清苦笑道,“像我这样的伶人,年老色衰,乐坊嫌弃,不在江船吟唱,还真的很难讨口饭吃。”
“姐姐说笑了。不论干什么,大家不都一样?”马凌虚也笑了。
“哎!像妹妹这样,能嫁入盐商府苑,衣食无忧,是多少乐坊姐妹羡慕的对象。”冯清眼睛里全是星星。
“哎!姐姐有所不知,妹妹的心可能比姐姐还要苦!”马凌虚说着说着,想起了心事,竟然再次落泪。
冯清掏出丝帕为马凌虚揩去了泪水,将琵琶放在一边,没有弹唱,两个人说了一夜心里话。
马凌虚从幼年丧母说起,从崆峒修道说到嫁入舒府,再从遭人陷害说到莲儿夭亡,然后从乳母惨死说到舒恪脱罪,最后愤愤地说道,“这世道,如此颠倒黑白,坏人当道,怎能看到生存的希望?”
听到舒恪的名字,冯清压低声音说,“最近江船上都在盛传,舒恪攀上了东平王,盐业照做,恶钱照铸,不但无罪释放,而且儿子高升司仓参军。.w·o*d+e?s+c.w?..c\o\m.都在为你们马家人打抱不平。”
“是呀!朝纲崩坏,奸臣当道,最苦还是我们这些坚守仁义道德的人。”马凌虚愤愤地说。
“我也不明白,东平王为啥要帮舒恪脱罪,难道他不知道舒恪私贩海盐、私铸恶钱?”冯清替马凌虚打抱不平,“如此纵容下去,只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舒恪什么人,路人皆知,心狠手辣,连朝廷命官都敢杀,还有什么他干不出来?”
“姐姐,小声点!”马凌虚劝说道。
“怕什么!他刺杀马录事的案子,在整个江面都传开了。再说了,这事儿是真的,没有人诬言他。”冯清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这倒也是。”马凌虚恍然大悟,“我还以为你说的是他过去的事儿!”
“虚儿,提及这个,我不得不告诉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