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说完,梅尚书就迫不及待跳出来攻讦下官,存的是什么心思?是否真心为陛下效忠?”
梅有义却一点都不恼怒。
他老神在在站在那,冷冷开口:“若礼部能直接督办,便跪下磕头领旨便是,何苦说这么多冠冕堂皇的废话,蝇营狗苟,不堪大用。”
说到这里,梅有义一躬身:“陛下,东阳行宫数年未用,为减省岁用,一直没有修缮维护,但若陛下愿往,臣立即便领工部官员至东阳行宫修缮,必不耽误陛下行程。”
若是姜云冉在场,一定要为大人们的口舌之争鼓掌。
一个个都是辩论高手。
一边要贬低对手,一边还要给景华琰拍马屁,上一次早朝,怕是要掉一百根头发。
姚相让楼尹跳出来说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并非是为了反对皇帝,而是要引出梅有义,同姚氏针对起来。
他要让景华琰擦亮眼睛,梅氏自诩书香门第,自诩百年氏族,实际上又是什么样的货色。
梅有义惯会说漂亮话,又会拍马屁,有人自然不齿他的秉性。
然梅有义的能力却很强。
为官二十载一路高升,所治理的州府百姓皆感念他的清廉仁善。
人无完人四个字,在他身上淋漓尽致提现出来。
从他们两人开始,两家派系就争执起来,甚至各种声音杂而不一,各方都参了一脚。
景华琰端坐在龙椅上,冷淡吃茶。
他终于按照姜云冉的叮嘱,把一壶胖大海都喝完,便把银茶盏放到桌上。
啪的一声,太极殿倏然一片宁静。
上一刻人声鼎沸,喧闹如市,下一刻落针可闻,寂静如夜。
安静得可怕。
梁三泰声音高昂:“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朝臣们面面相觑。
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景华琰姿态很放松,他右手把玩着腰间的荷包,淡淡的开口:“此事已定,各部立即出行事单,安排围猎之事。”
说罢,他也不等朝臣们再说什么,直接了当站起身来。
哗啦啦,朝臣们不管心里如何想,倒是不约而同跪倒在地。
“恭送陛下。”
景华琰走了,朝臣们依次起身,心里算着时刻,等景华琰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太极殿,才小声议论起来。
皇帝陛下早就把事情定下,今日听他们争执那么长时间,最后还是一锤定音。
又为何要让朝臣们争论?
说到这里,低位官员都噤声,不敢再议论。
但他们的眼神,却有意无意落到最前面的两位紫服朝臣身上。
梅有义同梅贤妃只有三分相似,不是面容,而是气质。
梅氏天生气度不凡,书卷浓郁,一派温文尔雅。
此刻的梅有义,便是含笑同姚文周说:“姚相,今日怎么一言不发,可是年纪大了,嗓子不好?”
其实姚文周刚四十有五,只比梅有义大一岁而已。
姚文周依旧面无表情,他走得不快不慢,似乎根本就不在乎梅有义的呱噪。*
梅有义看着他,慢慢笑了。
“姚相,大家都是同僚,好歹礼让三分。”
姚文周脚步微顿。
他回过头来,看向梅有义,眼神平静,没有任何情绪。
“梅尚书,你高升回京,还未来得及恭喜。”
“此番恭喜了。”
梅有义拱手谦让:“同喜,同喜。”
朝堂上的这一场交锋,后宫自然不知,但二月初六,宫中连下数道圣旨。
第一件大事,便是四月末要至东阳行宫驻跸。
上奉请仁慧太后、皇贵太妃和贵太妃随行避暑,另宣召周宜妃、梅贤妃、姜贵嫔、孟熙嫔、司徒美人、冯采女伴驾。
宫中事交由慕容昭仪和德太妃处置。
两位皇嗣自然也在随行之列。
除此之外,荣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