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部署失泄的消息让大厅众人愤怒不已。`比.奇~中^文*网/ \追\最/新\章?节_
这是绝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这是对郑家军这一团体的背叛。而且背叛的对象还是众人所不齿的西方夷人,更是他们商贸上最大的敌人,后一点更是让郑家军愤怒的最大原因。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打败荷兰夷船队之后,大好的商贸之事就要开始了,谁断他们的财路,谁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周全斌怒气冲冲的道:“藩主,可知是谁泄露了军情?末将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郑泰也是一脸愤怒,道:“藩主,一定要查出此人到底是谁,居然行如此之事。这是要遗臭万年的啊。”
马信虽然是中途投靠的,但作为军中五大提督之一,名下的商船也为数不少,每年的商贸利润也在十几万两银子以上。以他为首的降将组成的派系也是郑家军军中较大的派系之一。
这些降将虽然能力较为出众,但是加入郑家军时间较短,一些商贸之事不怎么熟悉,各镇将名下的商船远不如郑家军的老人商船多,每年经商所获得的银子不如郑家军老人的十分之一。
这已经让他们心中有所不满了,更是有些眼红那些郑家军老人每年数十万两的收获。~x`w′d+s*c-.?c?o¢m*
大员湾海战的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在有心人的推动下,短时间内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郑家军复台军。三十年前太师郑芝龙的每年所获得利益大家可都是一清二楚的。明面上是岁入千万白银,暗地里那些经商的大族所得的财富数倍于此数。
这么巨大的利益能够让一切人都为之疯狂。
老祖宗司马迁对此做出了非常经典的总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若不是郑家军掌控海上的贸易之权,谁会在这个时候投靠郑成功呢?
没有人是傻子,尤其这些足以称之为各地主阶级的精英而言。他们难不成看不到历史的大势吗?难不成看不到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了吗?
他们都懂,百年王朝,千年世家。史书上已经将这些记载的明明白白。
乱世之中,谁不读史呢?
这些都是一群投机之人的代表。
都是为了自己的家族的利益驱使而已。对于他们而言,接受三百年前的元朝统治,也不是不能接受,在元朝统治期间,他们这些地方大族活的更好,更滋润。
皇权别说不下乡了,百年元朝,皇权都被死死限制在府城之中。+优/品+小!说+网? ·更-新·最!快+地方豪强、官绅侵占着州府的统治权。只需要按时向上纳税就好。
对于这些靠吸血活下来的家族而言,哪有什么家国天下啊,全都是一些蝇营狗苟。
但凡他们心中有一丝家国情怀,明朝也不至于连几百万两银子的税都收不上来。
忠君报国之人或许会有,乱世出忠臣,但他们都为了自己心中的家国,都已经死在浪浪大潮之中,死在伪清的马刀之下。
留下的都是一些蝇营狗苟之徒。
嘴上皆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若没有利益的支撑,他们怎么会投降清军之后,又在郑成功征战的时候,主动投降呢?
若没有他们暗中支持,郑成功怎么能够在短短十几里就拉起十几万大军呢。
当然,郑氏家族的大旗,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郑联郑彩撑不起这杆大旗,那就由郑成功来撑。
马信的怒气溢于言表,道:“藩主,查出是谁了吗?这等小人就应该千刀万剐。荷兰夷提前有了准备,这打下台湾城要多损失我们多少弟兄啊。”
郑袭有些后知后觉,道:“藩主,在台湾城下,荷兰夷船队突然出现,是不是早有准备?暗中埋伏我军?”
洪旭在一旁接道:“郑将军猜测的没有错。就是因为军事部署泄露,让荷兰夷提前有了准备,荷兰夷的战船才会提前埋伏在那里,原本想趁机打败我军船队,却没有想到我军的新式火器如此厉害,反而自己受了重创。”
郑袭狠狠地道:“如此小人,竟然敢暗中背叛。害得我镇水师伤亡惨重。藩主,可曾查出小人是谁?”
大厅之中的吵吵嚷嚷,几乎都在要求查出泄密者,严加惩处。
郑成功看着群情激奋的众将,他们的态度与两个月前军事会议上的态度截然不同。当然,这也是利益驱使,都可以理解啊。
理解是理解啊,但心中那股抑郁之气,确实让人异常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