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46章

第146章

脚边,惹得一阵惊呼。

"看这儿!"刘妧用算学玉简投射出光影,公输氏车轴的内部结构在虚空中显形,裂纹如蛛网般蔓延,"因轴距不合,车轮受力不均,此处应力集中,早有暗伤——就像这函谷关的城墙,若地基高低不一,再厚的砖石也会开裂。"

人群中突然传来抽气声。公输衍盯着光影里的裂纹,想起昨夜在密室里看到的《周王车制残图》——那模糊的"六尺一寸"刻度,竟与算学标准只差半寸。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密旨此刻正在袖中发烫,"天工"印鉴的朱砂味混着煤油气息,熏得他眼眶发酸。

亥时的算学工坊里,张叔用粗布擦拭新铸的车轴,指腹摩挲着"轴距六尺"的刻字,忽然老泪纵横。小七慌了神,忙递过汗巾:"张叔?您...?"

"没什么,"老人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枚残缺的铜铃,"这是铁蛋车上的铃,当年他说等攒够钱,就给车轴镶上算学青铜...如今这轴比他想得还好,可他..."

工坊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里,公输衍独自站在月光下,手里攥着那枚"规矩"挂饰。挂饰的方尺边缘,还留着父亲当年刻下的"匠心正则轴正"字样,此刻与工坊里的算学玉简交相辉映,前者刻着岁月的包浆,后者闪着数字的冷光。

"师父?"阿木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捧着新制的算学轴,"温控玉简显示,模具温度降到650c了..."

公输衍深吸一口气,接过玉简时,指尖触到轴头的应力纹路。那纹路的走向,竟与他昨夜在残图上看到的周王车架如出一辙。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造车人的心,该像轴一样直。"

卯时的晨光里,第一台算学模具轰然启动。青铜浆液如融化的金箔般注入模腔,蒸腾的热气中,刘妧将刻有"车政维新"的铜牌嵌入模具,牌面上的算学符号在晨露中闪烁。公输衍亲自握着校准玉简,看着数值从"5.99尺"跳到"6.00尺",腰间的"规矩"挂饰终于不再冰凉。

市集上,李铁匠的铜锣敲得山响:"算学轴!六尺整!独轮车双轮车随便换,过鹰嘴崖跟走平地似的!"王三挤到摊前,摸着油光发亮的轴头,忽然看见张叔拉着板车经过,车上的老妇人正喝着热粥,脸色比昨日红润不少。

"真能行?"他犹疑着。

"骗你是小狗!"李铁匠往掌心吐了口唾沫,抄起测量仪,"你看这刻度,跟公主案头的算筹一样准!前儿个张叔家的板车过鹰嘴崖,车辙都没沾着泥——他儿媳妇还特意送了我俩胡麻饼呢!"

晨雾渐散,满载货物的算学商队启程了。车轮碾过旧车辙,在黄土路上压出新的印记,与骆驼的铜铃声、工匠的锤打声、孩童的笑闹声交织成曲。公输衍站在关楼上,看着车队消失在朝阳里,忽然发现腰间的"规矩"挂饰与手中的玉简,竟在阳光下拼成了完整的方圆。

远处,西域商队的驼铃声越来越近,带来撒马尔罕的葡萄香。刘妧摸着算筹令箭,想起霍去病说的罗马使者——或许明日,台伯河畔的工匠们,也会在晨光中敲响第一块算学模具,让六尺车辙,成为连接天下的星河。

街角的茶摊上,王婆给客人续着茶汤,忽然听见两个脚夫的议论:

"听说了吗?公输家的工坊改做算学轴了,连轴头的蟠螭纹都改成应力纹了!"

"嗨,管他什么纹,我只知道明儿去西市,能花一份钱买适配三种车的轴——这日子,总算能过得像车轴一样顺溜了!"

晨风中,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几片新叶落在算学轴的刻字上,将"六尺"二字衬得愈发清亮。这或许不是最完美的方圆,但至少,能让母亲不再颠簸,让货物不再滞留,让天下的车辙,都通向炊烟升起的方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