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87章

第87章

张小七握着铜勺调节火候,眼睛紧盯着日晷——申时初刻下曲,酉时初刻开蒸,晷针的影子分毫不差。钱醉翁的"状元红"与官酿酒同时蒸馏,冷凝管下的陶碗里,前者浑浊如泥浆,浮着油花;后者清冽似冬雪,泛着谷物的金黄。

"来,尝尝。"杜翁推过两碗酒,王三凑过去,官酿酒里有《诗经》"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醇厚,而私酿酒则混着刺鼻的酸味,像极了他去年在玉门关外喝过的胡人马奶酒。钱醉翁忽然瘫坐地上,腰间掉出本羊皮小册,封皮内侧用朱砂写着"右贤王亲启",内页记着"每岁秋日,以毒酒换胡骑,可省粮十万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亥时,酒坊的牛油灯将众人影子投在墙上,宛如一幅《酿酒图》壁画。刘妧用算筹在竹简上列出公式:"甲醇沸点六十四又七分之三度,乙醇七十八又三分之二度,分馏之时,需守至酉时三刻,待水温升至二十一度..."杜翁忽然从怀里掏出泛黄的绢书,正是失传的《杜康酒经》,扉页绘着蒸酒图,与眼前的青铜蒸馏器一模一样,连冷凝管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子时,赵禹捧着密旨进来,黄绢上的朱批"酒榷官营,敢私酿者没其家资"旁,盖着"天禄永终"的御玺。随旨附来的军报里,用朱砂圈着去年秋的记录:"酒泉都尉报,有商队以酒换马,每坛易匈奴细作一名。"赵禹翻开另一份竹简,声音发颤:"这是中毒而亡的戍卒名录,其中有个叫李顺的,正是钱醉翁酒坊的前酿工..."

卯时,第一滴官酿酒落入陶碗,在晨光中如琥珀般透亮。刘妧将刻有"甲醇零"的青铜牌嵌入蒸馏器,牌面纹路与杜翁家传酒经的暗纹严丝合缝。钱醉翁被押解着经过酒坛,看见自己用来装神弄鬼的"酒神咒"黄纸,正被舂成纸浆,拌入新制的酒曲——少府考工室早已验明,那纸上的朱砂不过是黄土掺了鸡冠血。

晨雾渐散时,张小七在酒署门前支起木案,教小商贩辨认官酿酒的防伪纹:"看见没?这算筹摆成的'酒'字,迎着火把看,能透出'天禄'二字的暗纹。"王三摸着新领的官酿执照,发现上面的"少府酒榷"印鉴,竟与自家祖传酒坛底部的刻痕一模一样——那是曾祖父在文帝时当酿工的记号。远处传来更夫打更声,混着算学队少年的歌声:"算学曲,酿清泉,一斗粟米酿真仙;甲醇毒,石灰奸,算筹一划现青天..."

杜翁舀起一勺官酿酒,酒液流过竹勺时发出细碎的"叮咚"声,如同未央宫前殿的铜漏。他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掐进他掌心:"记住,粮为酒骨,水为酒血,曲为酒魂。如今的人啊...唉。"此刻,张小七正用算筹计算下一批酒的曲粮比例,王三在旁帮忙拨弄,竹筹相击的"噼啪"声,比酒保们的"酒神颂"更让人踏实。

东市的胡商们围拢过来,粟特商人穆罕默德捻着胡须,用生硬的汉话问:"这酒...有波斯银币的纯度?"王三哈哈大笑,指了指酒瓮上的算筹纹:"比银币准当!每粒粟米都是太液池的水淘过,每勺曲药都是按日影算出来的!"说着舀了一碗酒,碗底映出他眼角的笑纹,"您尝尝,这才是大汉的酒!"

长安城的晨钟响起时,刘妧的车驾已行至横门。车窗外,满载官酿酒的牛车正驶出城门,车轮在石板路上碾出算筹形状的车辙——那是少府考工室新制的"均输轮",每道纹路都按着勾股定理设计。远处的霸水河畔,漕船扬起青帜,上书"官酿保真"四个大字,顺流而下,将这澄清的酒液送往河西、送往岭南,送往帝国的每一个亭障烽燧。

街角的酒肆里,老卒陈三捧着一碗官酿酒,手背上的箭疤在阳光下泛红。他仰头饮尽,忽然拍着桌子大喊:"这味!跟俺当年在漠北喝的军酒一个样!那时节...哎,那时节的酒,可没这么多弯弯绕绕!"周围酒客哄笑起来,有人敲着酒碗应和:"如今有算学队盯着,咱们只管喝个踏实!"

钱醉翁缩在囚车里,透过木栏望着渐远的酒署,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还是个挑着酒担走街串巷的少年。那时他酿的酒虽不名贵,却总被邻里夸"有粮食的厚道"。直到那年遭了灾,官府催缴酒税,他不得已掺了点生水,竟发现这样的酒卖得更快...此刻,囚车碾过青石板,他听见自己的牙床在打颤,混着远处传来的《酒榷歌》,像一曲送葬的挽歌。

晨雾散尽,阳光铺满长安的街巷。王三的酒摊前又聚了些主顾,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指着酒瓮上的算筹纹问:"这纹路,可是《九章算术》里的衰分术?"王三挠了挠头:"俺不懂那些学问,只知道按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