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75章

第75章

追查量器舞弊案留下的。"有些坚守,是血里带的;有些背叛,是被逼到绝路的。"他的腰间,还挂着当年在案发现场捡到的半块量器残片。

卯时的太学门前,青铜量器在晨露中泛着冷光。量器表面的露水,像未干的泪水。孔安国抚过量器内壁的"一升=200cm3",手指触到刻痕里的露水,忽然听见隔壁巷口传来童谣:"大斗进,小斗出,豪族吃饱农户哭;新量平,旧弊除,粟米满仓夜无鼠..."几个孩童跑过,手里举着用算筹扎成的小量器,算筹上还沾着彩色的颜料。公孙迁躲在槐树下,将最后一块磁铁粉包丢进排水沟,水花溅起,湿了他新做的深衣袖口——那是用钱通给的金子买的布料,布料上还绣着精致的花纹。

"孔爷爷!"虎娃举着周尺跑来,阳光穿过尺上的算筹纹,在他掌心投下细小光斑。周尺的边缘,还刻着虎娃父亲的名字。"你看!这小刻线和算学尺一样,我数过了,一寸分十小格,和我家曲辕犁的标尺一模一样!"老人接过尺子,发现包浆下的毫米刻线里,隐约有刀刻的痕迹——那是他父亲当年为验证周尺真伪,偷偷用匕首刻下的记号,匕首的刃口还留在祖祠的抽屉里。

!"虎娃,"他声音发颤,眼眶里满是泪水。"你说你家犁辕用这尺量过?"少年点头,脸上洋溢着自豪:"爹说,用这尺量木料,每亩地能省半捆粟米的种子。去年秋熟,俺家多收了两石粟,娘终于给俺做了新襦..."孔安国望向远处,西市的胡饼炉又腾起热气,卖浆的王阿婆正用新铸的铜勺舀酒,琥珀色的酒液在晨光中晃出平直的液面。铜勺上刻着"公平"二字,是李师傅连夜铸的。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若有一日,周礼能让百姓碗里有酒,锅里有米,便是死了,也能含笑见周公。"他的怀里,还揣着父亲留下的半块玉佩。

"传我的令,"刘妧将算筹令箭递给霍去病,箭尾量器纹章与孔安国腰间玉圭同时发亮,令箭上的刻痕记录着历代量器改革的故事。"着各州郡学官三日内学会量器校准,敢推诿者,许百姓当街陈告。"她转身时,看见李师傅正教徒孙用算筹计算铜锡配比,老人满是老茧的手握着激光千分尺,在晨光中划出精准的弧线——那是旧与新的交叠,是祖制与算学的共振。学徒们的围裙上,都绣着李家的铸器标记。

晨雾渐散,长安街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新斗量粟,足斤足两!算学尺裁衣,寸寸分明!"虎娃蹦跳着跟在朱买臣身后,怀里揣着孔安国送的周尺复制品,尺面上新刻的"天量公平"四字还带着朱砂香气。他不知道,这把尺子将随着算学队的车马,走遍河西走廊、南海之滨,让每一粒粟米都有公平的刻度,让每一个黎明都在精准的度量中,照见生的希望。朱买臣的腰间,挂着虎娃送的小陶壶,壶身上画着简单的算筹图案。

孔安国望着未央宫方向,晨曦中的"汉并天下"瓦当正在融化夜露。瓦当边缘的露水,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他终于明白,所谓周礼,从来不是供在高堂的古老器物,而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公平信念——它可以是算筹碰撞的声响,可以是熔炉里的铜液光芒,更可以是万千百姓眼里,重新亮起的、对世道公正的期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