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34章

第34章

腾"地窜起,照亮众人面庞。刘妧用算筹在地上画纤维配比图,竹筹划过泥土,留下清晰痕迹:"桑皮七,麻头三,若有旧渔网..."话未说完,王大郎突然一拍大腿,震得腰间麻刀乱晃:"渔网!俺们麻行收渔民破网,都当柴烧了!"他的酒气混着麻香,熏得巴图直眨眼。

"正是。"陈墨忽然拍着膝盖笑了,皱纹里的麻屑簌簌掉落,露出泛黄的牙齿:"渔网麻线短,填在长纤维间,就像砌墙用的碎石子!"张小七迅速摆出算筹,竹筹在火光下投出影子:"按《粟米章》合分术,渔网占二成,叩解度..."

"叩解度四十五为佳。"刘妧摸出青铜打浆度测试仪,叶轮在圆筒里转出银亮水花,"陈师傅,明日试'三合浆'?"老匠人盯着测试仪,恍惚间觉得这器物与蔡伦祠壁画上的"水筛"有七分相似,只是多了算筹刻度。他忽然想起昨夜梦中,祖师爷捋须而笑:"墨啊,纸者,器也,当随世而变。"火光照得他眼眶发红。

子时三刻,改良后的纸浆在石臼里泛着珍珠光泽。陈墨亲自执帘抄纸,手腕翻转如泛舟,浆水顺着竹帘纹路铺展,竟比手工更快更匀,竹帘边缘的水线如银链滑落。巴图举着羊皮灯笼凑近,光晕下纤维如金丝游走,少年惊呼,灯笼差点掉进水盆:"像俺们匈奴的星图!每根丝都对着北极星!"刘妧望着那纹路,与系统模型分毫不差,忽然想起陈仓冶铁坊的百炼钢纹路,原来科技与工艺,终究殊途同归,如水流归海。

"起帘要稳,"陈墨屏住呼吸,缓缓提起纸帘,仿佛捧着初生的婴孩,"就像给 newborn baby 换襁褓..."当薄如蝉翼的纸页滑落在晒架上时,他的手竟微微发抖——这是他三十年来,第一次造出不是以麻为骨的纸,纸页边缘还带着竹帘的纹路,像极了算学馆墙上的算筹排列。王大郎凑得太近,酒气喷在纸页上,纸却未透半点湿痕:"陈老头,你这纸要是卖疯了,俺麻行供你十年麻头!"

卯时初刻,第一叠混合纸挂在晾晒绳上,晨露从纸角滚落,在泥土砸出小坑。刘妧用测厚仪逐一检测,仪器是青铜所制,形似量勺,当听到"误差零点零二毫米"时,陈墨忽然蹲下身,用袖口擦拭眼角,露出腕上的银镯子——那是妻子的嫁妆:"俺爹临死前说,造纸人一辈子能造出一张好纸,就算没白活..."

"以后会有更好的。"刘妧将刻着"陈墨监制"的青铜模子递给他,模子边缘刻着算筹纹路,"明日起,您的纸就印这个标记。"老匠人摩挲着模子上的"墨"字,想起七岁那年,父亲握着他的手在麻纸上写"墨"字,墨迹晕开如小荷初露。巴图忽然举起一块树皮,树皮上的纹理在晨光中清晰可见:"公主看!这纹路像'墨'字!"

众人凑近,树皮天然纹理竟如篆体"墨"字,笔画间还有纤维丝丝相连,宛如天成。陈墨接过树皮,借着火把端详良久,忽然哈哈大笑,震得胡须上的麻屑掉落:"祖师爷显灵!俺陈墨这辈子,就跟着公主捣树皮浆了!"刘妧扶起他,见工坊外桃花正盛,粉色花瓣落在新纸上,竟比麻纸吸色更匀,宛如天然晕染的祥瑞图,与上章曲辕犁翻出的土垄一样,都是天地与人力的合谋。

霍去病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翻身下马时,护腕多了串树皮纤维编的手链,手链上还沾着木屑:"陈仓工匠说,下月能造十万张桑皮纸。"刘妧点头,晨光中的纸页映着"陈墨造"标记,竟比锦缎更璀璨。陈墨望着纸堆,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纸寿千年,人活百岁,墨啊,要让纸跟着人走。"

"公主,"他忽然单膝跪地,手中紧攥带"墨"字的树皮,树皮蹭着他掌心的老茧,"往后俺这把老骨头,就埋在这树皮浆里了!"刘妧看着他沟壑纵横的脸庞,想起瓠子堤上的老水工李翁,也是这般从抗拒到信服。远处的水力舂捣机仍在"咚、咚"作响,与算学馆的铜漏、牧场的驼铃、冶铁坊的锻打声,共同谱着大汉的革新乐章,而这张薄如蝉翼的桑皮纸,终将承载着算学的智慧,漂洋过海,成为丈量天下的新尺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