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食堂还有十几个存货。
等李建设走后,慧芝急忙说道:“春芬、丽霞,记住,李叔叔是能人,也是大人物,你们要懂礼貌,记得他的好。”
“妈妈,我记住了。”
“妈,我也记住了。”
两个孩子吃着窝头觉得很香,这是杂合面,玉米面掺了白面,口感柔软,还耐饥。
北方的馍馍与南方的馒头不同,不说形状、筋度和口感,光是用料就不一样,南方的馒头看似大,实则松软,按一 ** 积就小很多。
京城这边买个馍馍需二两粮票,而南方的刀切馒头仅需一两,一个顶俩!
李建设来到后院,见徐慧真正陪孩子玩积木。
“哥,你怎么来啦?”徐慧真挺着肚子起身,叉腰问道,预产期就在本月。
“李叔叔好!”徐静平跑过来喊道,笑得特别乖。
“平儿真懂事。”李建设抱起孩子,顺手掏出几颗糖给她。
,!
理儿在幼儿园大班,下半年要上小学了。"我找雪茹的,她去居委会了,顺便过来喝杯水。”他接着说,“刚才在路上碰见你妹妹,带着两个孩子,都快饿坏了,我带她们去食堂吃窝头了。”
“慧芝又来了……”徐慧真叹了口气,“那俩孩子还好吗?”
“瘦些,抱起来轻飘飘的。?5/2.m+i¨a*n?h?u^a+t^a+n_g·.\c¨o-m/”李建设亲了亲徐静平,趁孩子还小多亲近些。
“唉,我们家也快靠小米粥撑到月底了。”徐慧真也很无奈,即使门口有食堂,买主食还是要粮票,而她这里实在短缺。
酒厂的亲戚那边也帮不上忙,高粱都有计划供应,酿酒也不能随便搞。
“等等,你们家都在喝小米粥了?这事老蔡咋没告诉我?老何那边还能弄点粮食出来的!”李建设愣住,他确实存了些粮食,但只够自家用,这边的情况他没过问。
“二哥那边也不宽裕,他有点余粮要带回家里,二嫂那边还要供雨水上学,我不好开口要,家里勉强能维持,但实在挤不出多余来接济慧芝。”
徐慧真家里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自己又怀孕了,定量少,确实不够吃。
“平儿,进去玩吧。”李建设放下孩子,有些话不宜当面说,孩子们可是精明得很,容易听到不该听的。
平儿离开后,他压低声音说道:“我有些余粮,回头给你送五十斤白面过来,记得藏好,地窖也不保险。”
“天哪!哥,你的粮食从哪儿来的?难道是从 ** 弄的?现在白面的价格涨疯了,好几块钱一斤,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徐慧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消息很灵通,最近粮价高的离谱,棒子面卖到三块一斤,白面更是达到五块。
为了活下去,即使价格昂贵,还是有人愿意购买,但她的家庭还没到那种境地。
“不是从 ** 来的,到时候你只管收下。
我是你哥,这些粮食是省出来留给妹妹的。”
李建设没有多作解释,也没有提钱的事,他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回报。
“嘿!怪不得陈雪茹对你如此死心塌地,哥你总是爱占小便宜,但从不亏待自家人。”
徐慧真意识到上次去诉苦是对的,果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看来老蔡的地位又要下降了。”
李建设看了看表,说:“该去喝一杯了。”
徐慧真机敏地补充道:“慧芝那边我没见到她,麻烦您帮我带给她十斤杂合面,再加上一百块钱,应该能让她撑过这个月,等麦子收成了就能改善生活了。”
她只是同情慧芝和两个女儿,若贺永强真的饿死,那真是毫无意义。
月初时,她家虽然还有些存粮,但这前提是李建设要送白面过来,否则情况会很艰难。
“行,这次的功劳算我的。”
李建设笑着回应,徐慧真知道,她的东西不容易得到,甚至到最后连慧芝和贺永强都会陷入困境。
“你是我的哥哥,没什么区别。”
徐慧真心想抱紧这棵大树,在灾年还能收到五十斤白面,实在难得。
可以想象,李建设自家和陈雪茹那里一定不缺食物,而且还有她所不知的更大本事。
不说粮食的事,单凭李建设的谋划,她已经彻底服气,从未胜过他。
很快,徐慧真拿出粮食和钱,其实她早已为慧芝单独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