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吴大姐和王大姐凑过来问道:"组长,你会查账吗?"
"那是自然,这方面我可是专家。¨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
李建设笑着接过王大姐递来的茶水,这样的场景令其他几位干部很是羡慕。
没多久,账本送到了,李建设仔细查看了一遍,又让人拿来粮食储备记录。
就在食堂里,所有需要了解的情况都掌握了。
实际情况并不如想象中糟糕,这得益于良乡公社水资源较为充沛。
再加上刚刚收获了小麦和玉米面,后面还有红薯上市,不过两个月前就开始挖野菜充饥了。
有上百名病号属于脱产人员,每日配给半斤粮食,仅够维持基本生存。
“走,带我去村里看看。”
李建设亲自前往田间考察,作为带队调研者,必须掌握实际情况。
他走访了公社内的多个村庄,心中已有数。
“杨广安,你的状况我也大致了解了。
你初中毕业后参加了教师培训,后来因大食堂成立做了会计,现在是食堂管理员。”
李建设递过一支烟,年轻人接过并替他点燃,看来不是个固执的人。
“领导,按当前储备算,粮食可能撑不到明年三月。
若天气依旧不好,情况会更糟。”
杨广安直言不讳,脱产病号比例接近总人口的一成,加上老弱病残,收成受影响严重,暂无良策解决。
“嗯,我明白了。
杨广安,你工作做得不错,这是我的地址,若有难处随时联系。”
李建设笑着将十斤全国粮票塞进对方口袋,外出时带上这些,方便结交朋友,日后回访也容易些。
杨广安忙拉住口袋,本想推辞,见是全国粮票,只好改口道谢:“谢谢领导!”
并非他不坚定,而是数量实在太多,家中人口多,粮食始终短缺。
“今日多谢你了。”
李建设说完便上车返回,此次仅为调研,并非参与劳动。
实际上,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下放干部,需一同劳作,有些类似思想改造。
如今做干部不易,当工人还好,犯错顶多被派去扫地,算是下放了。
但也有倒霉蛋被调往艰苦岗位,具体要看单位情况。
归途上,李建设已起草好报告,他明白方主任的意图——借调研之名,实则希望他有所创新。
否则上次借车,怎会让农业部最好的车辆供他随意使用?
灵感闪现才能有所发明,灾年难有作为,若处理不当反而劳民伤财。-0¨0_s?h¨u?./n?e~t.
不如暂且搁置,待大学期间再专注研究也不迟。
眨眼间,已到八月底,开学在即。
他已备齐书包和文具,三十岁重返校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丁秋楠那边,他避而不见,仅托父亲转交一块手表作为礼物,学业为重。
“哥哥,明天就要开学了,我也想继续读书啊!”
贾东旭满脸愁容,他曾向家人提出读书,却被妻子反对,母亲更是气得动手,彻底断送了他的求学之路。
“东旭,读书辛苦,还是安心工作吧!”
李建设也无可奈何,即便能帮他进入学校,生活费又由谁承担?
若东旭真是天才,无需上高中,在家自学足矣。
“唉!”
贾东旭叹气离去,决定先外出干活,晚些再去下棋,中午吃顿好的。
清晨,李建设还在睡梦中,忽觉脸颊发烫。
“建设,快醒醒,该上学了。”
秦淮茹为丈夫擦脸,唤醒他。
“关响,路上小心。”
李建设迷迷糊糊回应,转身又要睡去。
“爸爸,你也得去上学!”
关响推了推仍在熟睡的父亲。
“啊!”
李建设睁开眼,猛然想起今日便是开学日。
“姐夫,雨水姐姐正等着你呢!”
秦京茹匆匆跑来,自己已背上书包准备去初中,实际上同一所学校,只是因片区划分不同,初高中的教学楼虽只隔着一堵墙,却共享一个 ** 。
如此安排,是为了便于管理,避免混杂带来的不便。
“这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