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还可享受四年助学金,甚至因家庭经济状况特殊多领取些许补贴。
这种好事屡见不鲜,比如刘海中曾资助一位姓蓝的徒弟读书,后来这位徒弟不仅考入大学,还成为京城螺纹钢厂的厂长。
刘海中因此与许大茂合作,在改革开放初期靠螺纹钢生意获利颇丰,甚至购置大哥大,雇用专职厨师。
李建设心想,既然闲暇无事,何不攻读一个大学 ** ,考取清华或北大,也算光耀门楣。
若全家五口皆在求学,父子三人同为探花郎,岂非美谈?
“李哥哥……”
丁秋楠轻声呼唤,不知为何李建设竟走神了。
“抱歉,刚才在想别的事情。
秋楠,你觉得我也去考个大学如何?就考你心仪的医科院,或者京城大学?”
李建设越琢磨越觉可行。
毕竟今年是六十年代初,他之前未做充分准备,但明年考上也不算迟,六五年毕业后再续任职务,直接空降到某个单位担任领导,岂不稳操胜券?
"哎呀,李哥,你要参加高考?可你不是只有初中学历吗?"
丁秋楠完全愣住了,她本该专注自己的高考,却跑题了。
"初中学历怎么了?我当时考试那天身体不舒服,太粗心了,不然早就上高中了。"
李建设轻松地说:"你就安心考试,我这边再想想。
要是我真的决定读大学,到时候你可以帮我复习,你现在刚考完,知识还很新鲜。"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高考都没有年龄限制。
现在的选择更多,有些尖子生甚至高二就开始尝试高考,考上就离开学校,落榜也能重来。
"嗯嗯!"
尽管丁秋楠依然感到困惑,但她知道考试才是当务之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了,快进去考试吧,好好发挥!"
李建设目送丁秋楠进入考场后,开始行动起来。
不管他是否真的要参加高考,先了解一下情况总是没错的。
很快,他就遇到了一位学校的领导,聊了几句后得知,如今的高考并非一锤定音。
除了高考成绩,还有"毕业鉴定",即班主任对学生的表现评价,这份评语会被归档。
如果你成绩优异但品行不佳,基本与大学无缘;而如果你成绩普通但品德高尚、为人可靠,良好的评语可能会让你脱颖而出。
直到九十年代,从小学到中学,班主任都会为学生写评语存档。
此外,家庭背景也会起到一定作用,出生优越的人更有优势,反之则评语更加关键。
除了直接通过高考,还有推荐入学的方式。
电影《芳华》中,刘峰因品德优秀获得了大学名额,却因一时冲动将机会让给他人,最终因不当行为导致悲剧。
"赵主任,像我这种建国前初中毕业、没机会上高中的,还有机会继续吗?"
实际上,他的初中 ** 是混来的,当时战争不断,根本没有老师授课,最后勉强通过了考试,未能展现真实水平。
"李经理,你想重新读高中?你是不是在开玩笑?"
赵主任推了推眼镜,作为一位高专院校的领导,他对这位"混出来"的经理刮目相看,如今这样的状况,还要读什么高中。
喜欢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