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领证,这样梁拉娣就能顺利生育。
否则年纪渐长,被称老姑娘也不好。
此外,没有孩子的女人在这个时代更难找到寄托。
“哥,我听你的。
我会回村里找族叔帮忙办证。”
梁拉娣虽觉此事稍显奇怪,但总比未婚生子强,她确实想要个孩子。
“哥,我二姑可能瞒不住,她之前来过这里,知道我住在你这儿。”
李建设拿起烟盒又放下,说道:“你二姑梁医生那边不用操心,即便发现什么,她也不会对外讲。
拉娣,我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两个是儿子,我还想要个女儿呢。”
“嗯!”
梁拉娣其实更想要儿子,但这由不得自己,她明白只能接受命运,无论儿女。
午后,李建设起身,饿得不行。
梁拉娣早已备好饭菜,于是两人开始用餐。
“哥,你为什么不再轧钢厂工作了?”梁拉娣最近才听说此事,此前并不知情。
“过几年我会回去的,现在不能待在轧钢厂,吃空饷对我不利。”
李建设并未过多解释,他在水泵厂负责技术研发工作,领取津贴、计算工龄和职位都没有问题。
几年后东山再起也挺好,目前还能趁着青春末尾享受闲适生活。
“拉娣,你家里的状况如何?”
他只去过一次丰台,不能再去了,否则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传闻。
“家里还好,只能吃食堂,没什么余粮。
你送来的粮食我没吃完,悄悄分给家里几次,帮了大忙。”
梁拉娣于1953年底进厂,至今已有六年,是一名焊工。
轧钢厂规模较大,若技术过关,在进厂第五年晋升为二级工的概率很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赶上一次普遍调薪,她的工资因此与秦淮茹持平,这得益于她多次参与重要项目,尤其在挖掘机项目上的贡献显着,技术能力也很扎实。
轧钢厂规模大,换作小厂的话,成为二级工后通常需等待八年才能评定更高一级的资格。
但当时处于特殊时期,晋升停滞,导致四十多岁的二级工人数众多。
“行,有时间我再帮你找些粮食,等你怀孕时让你母亲或嫂子过来照顾你。”
李建设吃完饭,稍微努力一下,生活节奏正好,算是按部就班。
国庆第三天,他回到三进大院,陪伴妻儿,当晚也住在这里。
“建设,等度过灾年,我再给你生个孩子吧,你不是想要个女儿吗?”
秦淮茹刚洗漱完毕回屋,她还年轻,可以生育。
“到时候再看情况,日子好了再说,现在连饭都吃不饱。”
李建设认为不能让岳母一直帮忙带孩子,大舅子秦光明已经有了孩子,想必还会再生二胎甚至三胎四胎,现在提倡多子多福,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尽量生育。
而且后面还有小舅子秦光友要结婚生子。
等过几年,灾年过去,秦京茹初中毕业后不再读书,可以帮忙照看孩子,那时再决定是否让秦淮茹生第三个孩子。
但如果真的生了也会有难题,小宝长大后可能需要下乡,总之事情挺复杂的。
“嗯,建设,最近你挺忙的吧!”
秦淮茹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总觉得他有什么事情在瞒着她。
“确实挺忙的,水泵厂那边国庆也没放假,那啥,早点休息,明天你还得上班,我也要送孩子。”
李建设拉了下电灯绳,没再继续说话。
第二天清晨,秦淮茹早早起了床,等了一会儿才将丈夫扶起来,今天是不能赖床了。
李建设勉强振作精神,骑车送秦京茹上学,而秦淮茹则送关响去读书,两人同行一段路后各自分开。
“姐夫,改天你教我骑自行车吧,这样你就不用这么早起来了。”
秦京茹长大了,只能坐后座,搂着姐夫的腰,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行啊,周末有空就来学。
到时候姐夫给你买辆新车,这辆旧的就送你。”
李建设又有了换新车的想法,对他来说自行车不过是消耗品罢了。
“谢谢姐夫!”
快到学校时,秦京茹下了车直奔校园。
喜欢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