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推上自行车,先去轧钢厂办理了正式离职手续。
九月一日的选择,不仅是为了结算上个月的工资和福利,更是为了方便重新规划未来的账目。
随着他的劳动关系和个人档案即将转移至京城水泵厂,他决定裁减部分冗余岗位,避免被人指责吃空饷,毕竟他并不缺这笔钱。
“李建设,你还会回来吗?”杨厂长有些不舍,这小子在的时候,总能给他带来不少关注。
“厂长,这个嘛,得看缘分。”李建设心里暗想,等到您卸任之时,便是我回归之际。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样的想法不太厚道,甚至有些趁人之危的意思:希望杨厂长早点退下来,自己取而代之;又想着熬走街道办的李主任,接替他的位置?这岂不是踩着前辈往上爬?新旧交替,长江后浪推前浪!
“毕主任那边邀请你吃饭,确定时间后,我会让何师傅通知你。”杨厂长对上次毕主任突然同意放人一事感到困惑。
,!
“当然要去。\欣*丸~夲_榊?颤~ ,蕪′错!内?容?”李建设接过话茬,催促杨厂长拿出香烟,可不能白跑一趟。
离开办公楼,经过二车间时,他终究没有进去,打算改天找机会再与梁拉娣详谈。
今天起得早,正好可以赶去前门街道吃个午饭,岂不美哉?
抵达前门街道办事处时,发现这里人头攒动,大多是待业的年轻人。
“启年兄,正忙着呢。”王启年依旧负责接待登记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事务繁杂。
“确实忙碌,相比之下,你倒显得轻松。”站在一旁的另一位中年人面容成熟,岁月的痕迹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
“您好,您好!”对方热情地点头哈腰,虽不知来者身份,但从其气质便知绝非等闲之辈。
王启年连忙介绍道:“这是人事局的小程,程德顺,负责整理人力资源档案工作。
如今街道事务繁忙,特让他过来帮忙。”
稍作停顿后补充道:“小程,这是我兄弟李建设,既是街道干部,也是企业公方经理。”
“您好!”
程德顺忙伸出手,李建设也简短地握了一下,便算是打过招呼。
现在的岗位由街道办事处分配,上岗前需经劳动局盖章,而人事局则负责档案的整理登记。
将来,人事局会与劳动局合并,目前两者 ** 运作,受街道和劳动局的共同制约,其中街道的影响力最大。
“小程,你看起来很面熟啊。”
李建设仔细端详了一会儿,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李经理,我住在前门胡同,可能之前我们曾碰见过。”
程德顺不过是人事局的一名普通职员,面对李建设这样的上级,丝毫不敢怠慢。
“可能是吧。”
李建设点点头,刚准备往里面走,忽然停住了脚步,终于记起他是谁了。
天呐,这不是《正阳门下》里程建军他爸吗?
当时看这部剧时,他就纳闷,这老程是什么身份,怎么能在街道办和劳动局两边都吃得开,原来他是人事局的员工。
“小程,你多大了?”
“回李经理,我是1927年出生的,今年三十二岁。”
程德顺有些疑惑,李建设问这个干吗?
“哦,那你得叫我老程了。
你有孩子了吗?”
李建设掏出烟递给两人,王启年则示意等待登记或咨询的人都先在外等候。
程德顺不敢撒谎,急忙回答:“有了,我结婚晚,只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儿子。”
“叫什么名字啊?我儿子也是刚入学。”
李建设虽然心里已经默认,但仍想核实一下。
“我儿子叫程建军,今天刚去前门小学报到,说不定和你家孩子是同班同学呢。”
程德顺满脸期待,或许能借此攀上关系。
岂料王启年插嘴道:“李建设他儿子在红星小学读书,并不在前门这边。”
“啊!”
程德顺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李建设笑着解释:“我住在东直门那边。
对了,老程,你家具体在哪儿?改天有空我去拜访,以后我可能也会搬过来,到时候我儿子也会转学。”
“我家住在……李经理,欢迎随时光临。
我妻子在居委会工作,也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