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自庆幸,多亏许大茂做了糊涂事把张仙桃赶走,否则上次的事情真不知该如何收场。
“何……”
许大茂不敢再想下去,拿起板凳匆匆离开。
一想到何大清可能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自己与傻柱可能是亲兄弟,再加上疑似遗传了寡妇病,便心绪难平,彻夜难眠。
“姐夫好!”
“哦,是光军啊,他们人呢?”
李建设伸了个懒腰。
周日到了,昨晚带着妻子、孩子以及岳母和小京茹来到这座三进大院。
正好趁此机会聚一聚,如今老秦家在城里的分支愈发壮大,他也算有组织的一员了。
“姐姐她们在厨房,爸爸他们则在前院,京茹她们在后院。”
秦光军特意在正屋等待姐夫醒来,他知道该巴结谁。
“嗯!”
李建设点头表示明白,光军是小京茹的哥哥,上面还有一个叫秦光亮的二哥,两人都是光字辈的。
光亮仍在乡下读书,成了留守儿童,独自留在村里。
“姐夫醒了!”
忽然有人喊了一声,顿时大家都围了过来。
之前为了避免打扰他,大家要么去前院,要么去后院,要么就在厨房忙碌。
现在他醒了,自然少不了热闹。
秦淮茹端着脸盆进来,秦光明随后提着水壶,小京茹和几个姐姐也从后院跑来。
李建设拿着漱口杯,被十几双眼睛盯着,总不能表演刷牙吧。
“那个……你们不用这么看着我,该做什么做什么,当作自己家就行。”
“好的姐夫。”
“姑爷您先漱口,我们自己看看去。”
众人纷纷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院子里已聚集了不少人,除了老秦家的三房,还有十个在丝绸二店工作的亲戚或乡亲,三男七女,今日也被邀请来一同相聚。
二店尚未正式营业,所以周日可以集体休息,以后就要换班轮休了。
李建设漱完口接过小京茹递来的毛巾擦了脸,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三婶刚好端着热腾腾的早餐走进北屋,也就是中院的正房。
伙食相当好,有粥、白面、豆浆、咸菜、鸡蛋、油条和凉拌黄瓜丝,还特意炒了一道热菜,这样的排场哪个家庭能承受?
他只吃了几口便觉得饱了,胃病患者确实不宜暴饮暴食。
如今农村已进入初级合作社阶段,这是向人民公社迈进的过渡期。
昌平已有上千个合作社,目前尚未归京城管辖。
农业合作化分四阶段:劳动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最终形成人民公社。
初衷是集中资源办大事,效仿 ** ,推动农业集体化、规模化、机械化,让农业收益反哺工业发展。
也为防止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虽成果显着,但人性难测。
“爸爸抱抱!”
小关响伸出双手,更依恋父亲,毕竟母亲白天不在家。
“哎呀,这么多姐姐还缠着你找爸爸。”
李建设笑着抱起儿子,吃过早饭后便在院子里散步。
桌上剩余的食物很快被收拾干净,这不算浪费,只是没吃完而已。
“看看姑爷家的日子多滋润,一顿早饭就花这么多,还剩这么多。”
“那是当然,我刚问过大娘,姑爷家从没见过粗粮,顿顿大米白面,天天都能吃肉。”
“谁不知道我们姐夫的身份?街道干部、丝绸店公方经理,还有这三进大院,其他地方也有房产。”
“对了,姐夫存款十几万,即便什么都不做也吃不完。”
二店的人议论纷纷,看着剩菜直咽口水。
这院子也不错,几十间房,难怪晚上不开灯会迷路。
今天因人数太多,大家想顺便参观院子,便安排在家做菜,没去餐馆。
李建设担心小关响在前门大街频繁露面会被认出,打算暂时避开。
很快到了午饭时间,摆了三桌,菜品非常丰富。
男人们围坐一桌,有老丈人、三叔,还有七个带“光”字辈的,加上李建设,正好十人相聚。
酒席间,李建设问道:“光军、捡娃,你们在二店工作还适应吗?”
“挺好的,中午还有人送饭,陈经理还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