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轧钢厂的一号灶主厨,叫何大清,四十多岁。
年轻时在丰泽园学艺,还跟名厨栾学棠学过炒菜。
他的手艺不逊于外面的大酒楼,做大型菜肴也很出色。”
李建设夸大其词,实际上何大清在丰泽园时,栾学棠虽在,但两人毫无师徒关系。
“哦?这样的大厨你能请到?不会是随便找个糊弄事的吧?”
主任有些怀疑。
“他是我邻居,我叔,关系很铁。”
李建设相信何大清的厨艺,即便傻柱鼎盛时期也不如他。
主任接着问:“那他现在做什么?”
“蹬三轮车,偶尔也给别人办酒席。”
李建设急忙解释,何大清之前感情受挫,妻子早逝,想再婚却屡次失败,一气之下辞掉了轧钢厂的工作,如今在前门大街附近活动,最近大栅栏杂货店老杨娶媳妇的十几桌宴席就是他负责的,厨艺没话说。
“原来如此!让我想想,丝绸店旁不到百米处,有一家大店铺,面积宽敞,比丝绸店大得多,还带二层楼。
这是过去一位资本家开的酒楼,装修尚可,厨房也能使用。
现在这家店铺要并入丝绸店的公私合营中,街道先将钥匙交给你,我下午开个会,走个流程。”
主任思索片刻,决定以实际行动吸引观望的商户,让他们看到加入公私合营后街道如何助力丝绸店扩展业务,尽快说服其他商户加入。
“主任,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下个月一号,前门大食堂定会如期开业,若晚于这一天,便是我的工作没做到位。”
李建设听后兴奋不已,他对那个地方很熟悉,常从那里经过,还曾惋惜那资本家没利用好资源,没想到如今竟成了他的机遇。
“既然这样,你得确保本月的账目做得好看些,下月一号我会带区里领导来检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任同样激动,觉得这次合作能产生重大影响。
不久,李建设拿到钥匙,在几位街道工作人员陪同下,顺利接管了酒楼。
其实公家资金有限,但公房和店铺资源丰富,未来或许还能进一步扩展业务。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需妻子帮忙打理。
建国已六年,新时代提倡男女平等,女性也能承担重任,让妻子支撑家庭并不丢脸。
“李建设,你这个公方经理干得不错嘛!”
王启年甚至动了当经理的念头,管理多家店铺和众多员工,感觉一定很棒,收入也会增加。
“启年兄若有此意,我必定支持。
不过先别着急,等试点结果出来再做决定也不迟,我们前门街道的商户资源可是任你挑选。”
李建设分发香烟,心情愉快,看来又有好事发生。
于是他并未立即赶往丝绸店,而是先找何大清,将人请来,先争取合作意向。
“慧真,我找老何的,看见他了吗?”
李建设刚进门就注意到隔壁的小酒馆也在装修,看来也要开食堂了。
他顺道来打听具体时间,说不定又能抢个先机。
“他和蔡大哥去粮站搬粮食了。
李哥儿,请坐,我去拿点小菜,倒杯酒。”
徐慧真忙上前招呼,上次因没及时安排座位差点惹出麻烦,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做好接待。
此时店里其他员工还未到岗,营业时间还未开始,酒馆下午才开门。
“不用忙了,我找他是有正事,改天再来喝酒。”
李建设说完便离开了,免得待太久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之后他来到前门楼子大粮站外,岳父就在那里工作。
无需特意寻找,就看到何家兄弟那显眼的高大身影。
“老何,老蔡。”
“李建设,你怎么在这儿?”
何大清正在排队搬运粮食,他已年长力衰,只能扛两袋,弟弟却还能扛四袋。
“找你有点事。”
李建设把人拉到一旁说道:“老何,上级派了个重要任务给你。”
“什么单位啊?”
何大清完全摸不着头脑,他只是个蹬三轮的,哪有什么组织?
“前门街道办!跟我来,让老蔡继续搬粮食。”
李建设不由分说地拉着人走。
“等等,我还有一批粮食没结算呢,得给弟弟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