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妈看着李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自家似乎也跟着沾光,每月帮人排队买粮食都能赚到不少钱。
阎埠贵恍然大悟地说:"还非得是他这种人,得了那么多奖励还能保持初心,刚算计完老太太的房子,转头又盯上了老丈人家,活该他过得这么好,我也得好好向他学习。"
"确实该学,我发现李建设去钓鱼的时候都会带本书,虽然不上班,但肯定在偷偷努力。"
三大妈的话让阎埠贵很不服气,他早就打听了,每次钓鱼李建设不是在睡觉,而是让小京茹帮忙盯着鱼竿。
"媳妇,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看咱家什么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我琢磨着既然每月都有额外收入,不如买台收音机吧。"
阎埠贵最初打算买自行车,但太贵了,在四大件里收音机最便宜,先买一台也能跟上李建设的脚步,过上好日子。
"买收音机啊,那多贵,还要用电,日子过得挺不错的。"
三大妈不高兴,她听不懂也不想听。
"你就不懂了,收音机用处可大了,能知道外面的大事呢。
你看李建设没事就听收音机,没准他的那些发明都是从里面找到的灵感。
对了,他还写歌呢,紧跟潮流才能过上好日子哦。"
阎埠贵费尽口舌总算说服了媳妇,答应周日去买收音机。
“当家的,我想起一件事,贾东旭是不是让你帮他找歌?那首歌后来怎么了?他说过,要是能帮你卖出去,会有些好处。”
三大妈也爱盘算,想着占点便宜。
“别提了,贾东旭那水平,哪叫写歌?简直是胡闹。
你照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哼几句,旋律都能对上,但歌词实在拿不出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想靠写歌赚钱?这辈子怕是没戏了,他更适合写些简单直白的打油诗,或许还能骗骗人。”
阎埠贵摇摇头,彻底看清了贾东旭。
这人眼高手低,看见啥能赚钱就想学,却不考虑自己几斤几两。
“可惜了,又没便宜可占。”
三大妈没了兴致,转身去做饭。
“别忘了抓一把米放罐子里,积少成多,也能省点钱。”
……
傍晚时分,李建设拎着木桶回到秦家,一共钓了十八条鱼。
“光明,快把鱼处理一下,马上就要下锅了。”
秦淮茹催促着弟弟,这可是今晚的主菜。
“好嘞,姐!”
秦光明立刻接过木桶,到院坝边开始刮鱼鳞。
“哥,你累了吧,这么多鱼,咱们吃不完的。”
秦淮茹递过毛巾,让他擦擦脸。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这么多人,分一分不就行了吗。”
李建设今天心情很好,感觉像是在农家乐。
厨房里只剩最后一个菜,锅里的汤已经烧好了。
鱼处理完后直接下锅,很快一大盆热腾腾的酸菜鱼端上了桌。
鱼不大,一条条地夹出来慢慢剔刺吃。
小京茹最爱吃鱼,虽然鱼刺多,但她吃得开心,嘴里都糊满了鱼肉。
今晚老秦家设宴,两桌饭菜招待三兄弟及其家眷,无一缺席。
秦母见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便说道:“女婿,听淮茹说,明天我要进城了?”
“确实有这事儿,瞧我,中午只顾着和三叔谈事情,竟然忘了告诉你。”
李建设稍作解释,不过是帮忙照料媳妇、带孩子之类的。
“女婿,今晚我就准备行李,明天就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三嫂,让她帮忙照看。”
秦母满心欢喜,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这时,岳父接话说:“女婿,光友转学的手续下午已经办好,京茹那边的证明也开好了。”
李建设点头应允:“那明天光友也一起走吧,后天周一上午我去送他上学。
明天我们全家都会住在大院里,后天下午再带母亲去四合院。”
他周一要到前门街道办事,住大院方便些,不用来回奔波。
他留意到二婶儿几次欲言又止,便笑着问道:“二婶儿,您是不是有事要说?”
“没什么大事,只是看着大哥大嫂和老三一家都进城了,心里有些羡慕。”
李建设立刻明白过来,无奈二叔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