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安然入睡,不论明早几点,有小京茹叫醒,这样的日子倒也惬意。¨第,一`看+书~枉- ¢追?最\鑫?章_节¢
稍等,这尚欠妥当。
明日三号要领工资,钱一多竟差点忽略了要紧的事。
“淮茹,明早让京茹听听收音机,到九点叫我起床,我得去工厂。”
“好嘞,哥,您快睡吧。”
秦淮茹手中摇着扇子,夜晚虽热,但有微风,男子便能安心入眠。
“行,你也早些休息。”
李建设打了个哈欠,转身半抱着小京茹,渐渐进入梦乡。
清晨,小京茹听见收音机报时,赶忙进屋唤醒姐夫。
“不是,现在九点了!”
李建设晃晃头,尚未完全清醒,待穿上衣服、扎紧裤腰带,只见小京茹已将他的草鞋摆好。
“今日不成,姐夫要去工厂,找双布鞋穿。”
夏日穿布鞋更舒爽,透气,一天下来脚也不闷。
“好嘞!”
小京茹迅速打开柜子,找出袜子给姐夫穿上。
“京茹……”
“姐夫,我在呢。”
小京茹本能回应,早已习以为常。
“呃,那个,别急着回答,听我把话说完。
锅里还有早饭,中午热一下吃,别吃凉的,我可能要晚些回来。”
李建设叮嘱一番后,又拿出两毛钱。
“拿着,闲时可以去北新桥商店转转,别走太远。”
“好的姐夫!”
小京茹欢喜接过钱,待姐夫出门后,将钱放入柜子的小盒中,已存了几毛。
她哪儿也没去,继续听收音机,然后找活干,把姐夫的草鞋拿到院子清洗。
“小京茹,你真勤快,你姐夫没白养你。”
二大妈洗衣时看见老秦家姑娘忙碌不停,还能独自看家,很是赞赏。
“我姐夫很好,我想永远跟着他。”
小京茹洗完鞋,又寻其他活计,一天便这样过去了。
二大妈晾完衣服便去了中院闲谈,那里热闹。
最近还约了一大妈一起聊,人越来越多。
只是少了李建设,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就饿。
李建设将早饭中的白面留给小京茹当午饭,自己则在外头吃了豆浆油条,还顺手买些熟食,打算中午和妻子在食堂加餐。
厂里今天发工资,说不定有肉菜,他也就跟着改善一下伙食。
其实他的胃病并无大碍,不过是借口让妻子顶岗,又不是为了提前拿退休金。
这种家人顶岗的现象很常见,甚至能持续几十年。
不仅是工厂,连机关单位也如此,代代相传,全家人靠一个岗位生活。,3/3.k?a¨n~s_h,u¨.\c`o-m_
即便没病,找人顶岗也很正常,只是他年纪轻轻,总得有个理由待在家里。
"李建设,来啦?" 门卫大爷热情打招呼,这里守门的不只是大爷,还有保卫科的人。
"今天发工资,必须来啊,家里等着呢。" 李建设递上一支烟,大爷划火柴点燃,两人聊起厂里的趣事。
"听说贾东旭也让媳妇顶岗了?他是不是不领工资了?" 大爷觉得院里藏龙卧虎,竟出了两个这样的例子。
"他哪有工资领,在家都被管得死死的,兜里空空如也。
不说这个了,我得赶紧去排队。"
李建设叼着烟,骑车直奔办公楼。
正好碰上贾东旭的媳妇站在队伍里。
"李哥儿!" 陈碧华忙喊,如今她顶岗了,不知以后还能否搭李哥儿的车。
"碧华,你怎么在这儿排队?你都怀孕了,跟我到前面去。" 李建设停下自行车,叮嘱大家别乱动,随后领着东旭媳妇往前行,还不忘和工友打招呼。
"看吧,贾东旭这次应该不会被抢了吧?"
"难说,听说他是肾病,具体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不至于吧,陈碧华长得也不算漂亮,李建设连秦淮茹都抢走了,怎么会看上她?”
“兄弟,你就不懂了,你肯定是没看过《三国》。”
工人们闲聊玩笑,借着今日停工领工钱的机会,站着就把钱赚了。
这边,李建设拿到妻子的三十三块钱工资,终于恢复到上班时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