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摇头叹息,媳妇要是有妹妹就好了,可惜连妹妹也不听话。
不久,秦淮茹回来开了门,小京茹拿了两根短些的鱼竿和一卷草席,匆匆跑到前院去了。
……
李建设跟几位大妈聊完天,还顺手抓了点南瓜子。
若不是要去钓鱼,他都不想离开。
“王大婶,改日再聊,我去见三大爷了。”
他将钓鱼竿和草席捆好,抱着小京茹来到河边,便出发了。
出东直门骑了一段路,天色渐暗,他从空间取出手电筒给小京茹照明,小孩容易糊弄,不会多问。
远处,阎埠贵和贾东旭并肩蹲在大树下钓鱼,仿佛守株待兔。
靠近时,李建设轻声问:“三大爷、东旭兄弟,钓着了吗?”
钓鱼时低声交谈是规矩,就像观棋不语一样。
“别提了,本钓得好好的,有了小鱼,可贾东旭一来,啥也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阎埠贵恨不得冲贾东旭发火,这家伙断了他的财路。
贾东旭举起鱼竿:“能怪我吗?这是护城河,谁都能钓。”
“行吧,你们慢慢钓,我去那边试试,半小时就走。”
天色已晚,再久只能喂蚊子,夜钓虽有趣,但他不愿吃这苦头。
半小时过去,一无所获,运气不佳。
“三大爷,我得回去了,改日再来,你们要不要一起走?”
“李建设,你先回去吧,我稍后陪贾东旭一起。!看!书_屋-小*税*惘+ `勉.费\岳-黩/”
阎埠贵和人争执起来,贾东旭执意不走,他也决定奉陪到底。
阎埠贵带了两个窝头充饥,而贾东旭却已整整一天没进食。
“那我先回了。”
李建设收拾好渔具,小京茹也卷起凉席,两人迅速离开。
回家后冲完澡,李建设到院子外方便时,将近九点,两人仍没回来,**,真是令人惊叹的毅力!
次日清晨,李建设得知阎埠贵和贾东旭竟是在半夜才归。
阎埠贵习惯了熬夜,但贾东旭毕竟还年轻。
李建设将早餐留给小京茹,还顺带准备了午食。
他自己在外吃了早点便去街坊算账,动作利落,很快完成任务。
“启年兄,近期范金的情况如何?账本一直不见踪影。”
李建设总想着盯住那家伙的动静,却毫无所获,仿佛对方蒸发了一般。
“你问这个啊!前几天居委会的大娘主任来汇报过,具体情况我不清楚。”
王启年长居街坊处理事务,随时能找到负责人。
“行,我去向主任汇报。”
李建设带上账本,每次都能找出些问题,这足以证明他尽职尽责。
“笃笃!”
“进来,就等你了。”
主任笑着打开抽屉,取出两份协议与一个信封。
“这是你的歌酬,已经谈到一百五十块。
签一份协议留底,已加盖公章。”
“太感谢了!”
李建设接过信封,随意打开查看,未细数,主任不会耍这种小伎俩。
看过协议后,明白是将这首歌提供给北海公园使用,公园会无偿传播。
这对他来说无所谓,个人利益始终让位于集体。
签下名字后,递上周账单。
主任阅毕照例训斥几句,不过错误逐渐减少,误差也在缩小,可见他在进步。
“李建设,当前粮食储备状况堪忧。
今年的粮食销售量较五〇年翻了一番还多,但我们的公粮征收仅占五六成,还有四成以上的缺口需要从农村补足。
上面提出了八项方案,最终决定采取既征又配的方式。
这意味着不仅征收力度会加大,城市里的粮食供应也将实行配给制,很快将无法自由买卖。
你得留意此事,保重身体,接下来还得依靠你帮忙。
若有途径,尽量多囤些粮食,上面已经开始设计相关票证了。”
主任言简意赅,没有明说粮票的设计细节,但明确表示最晚不会超过年底就会正式发行。
李建设心领神会。
他知道京城最早发行的一套三枚面粉票,在收藏圈被称为“开门票”,他刚穿越来时,每张能值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