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位置啊,五毛的?”
二大妈没听明白。
“没什么,孩子们困了,我先带回家了。”
三大妈生怕这挣钱的法子被发现,还打算下个月继续,连忙一手抱起阎解旷,一手拉着阎解放回屋了。
“不对,你还有女儿,又落下了一个。”
李建设怀里还抱着熟睡的小阎解娣,这个妹妹长大后不算出众,但此刻很可爱。
“李建设,把孩子给我,你快回去休息吧。”
二大妈接过重任,还想向老阎媳妇打听情况,总觉得事情背后另有隐情。
“行!”
李建设根本不懂带孩子,能勉强抱一会儿就不错了。
随后他推着自行车回家,这时还不觉得饿,躺下便睡了一觉。
醒来时恰好见到面馆的小伙。
“大...大哥,您今天在家呢。·卡_卡?晓,税¨网- !庚^芯′蕞+哙,”
“嗯,刚睡醒!”
李建设打了个哈欠,现在还不饿,下午可以出去走走,或者钓钓鱼。
,!
“要不要我给您送碗面来?”
小伙等着收碗筷,对面屋的小媳妇正在吃饭。
“今天不用了,我上午去厂里替媳妇领工资,顺便在食堂吃了。
你慢慢等,我要出去走走。”
他没找到机会逗弄大茂媳妇,那唐春燕不做事,哪比得上东旭媳妇贤惠。
还没到中院,就听见贾张氏的声音。
之前因何大清的事,她沉默了好几天,现在又活跃起来。
“哎呀,粮站没粮了,这个月可怎么办啊。”
贾张氏大声喊着,希望院里的人能帮忙分些粮食,她有钱,可以按原价购买。
“贾张氏,你去得太晚了,能买到什么?孙二娘半夜就去排队,别人才买到粮食。”
陈大嫂从屋里走出来,上次她买粮食时并不慌乱。
“李建设,你在院子里啊,你家粮食多吗?”
贾张氏虽不抱希望,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不多,够我们自己吃。
你儿媳碧华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李建设四处看看,没看到东旭媳妇。
“她去厂里了,想找东旭商量办法。”
贾张氏后悔没早点起床,排了半天队却什么也没买到。
李建设心想,我去,陈碧华不会又和贾东旭独占资源了吧!
“贾张氏,那你先等东旭回来,稍后再问问别人。
你中午还有饭吃吗?”
“家里还有红薯,是上次我媳妇从娘家带来的,又大又甜,管饱。”
贾张氏得意起来,也让别人羡慕羡慕,这些不花钱的红薯,真好。
红薯有益健康,不过吃多了容易腹胀。
李建设并非随意夸赞,他深知红薯虽好,却易让人感到不适。
如今的红薯品种被称为细叶苕,叶子较小,藤蔓短,连根部也显得细小,味道欠佳且不甜,淀粉含量不高。
而且外皮并非鲜艳的红色,因此京城人通常称其为白薯。
贾张氏得意一番后,又愁眉苦脸地说:“家里存粮不多,还得去买粮食。”
“等东旭回来再想办法吧,不是还有一个大哥在吗。”李建设可不愿过问贾家的琐事,贾东旭是家里的顶梁柱,肩负着养家的责任。
至于他年纪轻轻便放弃了养家的重任,转而投入环境改造与城市化的理想中。
“李建设,又去钓鱼?”王大婶问道。
“王大婶,买粮食了吗?”
他推着自行车来到前院,车架上绑着两根短鱼竿,后座放着一个小凳子,还压着一本书,封面隐约可见《我这一辈子》几个繁体字。
“买了,还有剩余,要是你的不够,我可以匀一点给你。”
“那太好了,我家暂时不缺粮,下次再找你。”
李建设突然意识到自己在院子里的人缘很好,做了不少好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没有任何问题。
蹬上三轮车出发,穿过狭窄的东直门时,不禁感慨万千。
关于城墙的保存与拆除,曾有两派争论不休。
保城派认为应该将城墙变成花园城市,种满花草树木,让人们能在花丛中乘凉,感受自然之美。
拆城派则主张利用城墙砖,拆除后可用